來源:教育督導局
作者:陳舜
校車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召開已有月余,以下是校車網整理自教育督導局的講話內容。校車安全管理,今年起到成效頗大。
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以來,各成員單位認真貫徹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務院領導要求,按照職責分工,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校車安全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總體來看,2015年,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發揮各自職能,不少地方結合本地實際,在校車標準、市場準入、經費籌措、使用許可和駕駛資格審批、校車通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各個環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相比前幾年,制度規范逐漸完善,風險隱患不斷得到有效控制,查處治理力度越來越大,宣傳教育更加普及,重特大事故持續下降。概括起來,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相關法規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落實,校車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公安部、法制辦積極推動,進行《刑法修正案(九)》的修訂,將校車嚴重超員和超速納入刑法處罰、入罪,強化了震懾力度。住建部和國家標準委分別對城市居住區規劃、城市公共設施規劃和安全標準進行了修訂,提高了相關標準內容的針對性和指導性。質檢總局出臺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對包括校車在內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工作做了進一步規范,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交通運輸部積極協調有關部委,推動落實相關政策,提高公共交通服務學生上下學出行的能力。司法部把校車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六五”普法檢查驗收的重要內容,促進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校車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
第二、監管治理力度進一步強化,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狀況明顯改善。2015年以來,國務院安委會及其辦公室先后組織了4次安全生產大檢查,每次都將校車安全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質檢總局加大缺陷校車產品召回管理工作力度,先后敦促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南豪沃客車有限公司和湖北大力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召回存在缺陷的校車898輛,有效消除了交通安全隱患。在公安部統一指導下,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集中開展了整治校車交通違法行動,對超員超速行駛、無牌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從嚴查處。據統計,2015年全國共查處校車交通違法11.8萬起,其中查處超速8913起、超員1117起,查處使用未取得校車標牌車輛違法行為1234起,查處未取得校車駕駛資格違法行為562起,查處非載客汽車、報廢拼裝車違法運送學生1191起。通過加強監管,消除安全隱患,全國未發生重特大學生交通安全事故,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第三、部門間協同配合進一步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15年起,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監總局聯合開展了為期三年的“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大大強化了對提供校車服務客運企業的安全監管。公安部、教育部、婦工委等部門也聯合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兒童安全座椅安全行”等11項主題活動,引導全社會關注學生交通安全。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重慶、陜西等地也建立了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統籌,注重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各級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下,公安、教育、交通、安監等部門共同開展校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校車安全情況、駕駛人資質和安全駕駛行為情況、行駛道路安全情況等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據統計,全國共排查校車8.8萬輛,排查校車駕駛人12.3萬人次,排查校車通行線路48.3萬公里。通過各地各部門的協同配合、密切協作,整治力度持續加大,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改,有力保障了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第四、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深化,校車安全管理舉措和安全知識得到有效傳播。中宣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真組織新聞媒體對校車超載超速入刑進行宣傳解讀,對嚴查“黑校車”專項行動進行跟蹤報道;對山東、湖北、四川、新疆等地保障校車安全的有效措施和先進經驗進行全方位報道和分析;穩妥做好個別地方校車安全事故的輿論引導,為校車安全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公安部部署各地統一向校車駕駛人、學校、學生、家長發送交通安全提示,印發致全國師生家長的一封信,制作校車交通安全主題漫畫、宣傳海報和折頁等,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安監總局、司法部、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教科文衛體工會、共青團中央等部門也結合各自職能,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有效提高了社會公眾的校車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
第五、探索創新進一步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工作效能得到極大提升。各地根據本地區域特點,深入總結推廣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保障服務有效經驗,逐步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校車服務保障方式。福建省啟動校車安全工程,先后投入資金2.54億元實施校車更換計劃。吉林省全面推進政府購買服務,以公司化運營為主體,其他運營模式為補充的車輛購置及管理模式,實現了校車專業化管理,提高了校車運營管理水平。安徽、江西、廣西、甘肅等地也結合本省實際,探索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部門監管、財政補貼”的校車運營新模式。中宣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安部、共青團中央、司法部等部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制作發布動漫微電影等,拓寬了宣傳渠道,創新了宣傳形式,增強了宣傳效果。
目前校車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是工作不平衡。截至目前,仍有12個省份沒有出臺《條例》實施辦法,14個省份沒有制定省級校車服務方案。部分地區聯席會議機制沒有發揮好,組成單位的職責分工、相關工作的牽頭部門還不夠明確,主要工作仍集中在少數部門身上,尚未形成有效、有力的工作機制。二是安全意識不強。每當事故發生后查找原因,多半在于前期工作不到位。尤其是部分學校負責人、教師、學生及家長、駕駛人的安全意識淡漠,對“黑校車”、超載超速等問題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尤其是許多農村學生家長包車,只圖便宜不顧安全。另外,幼兒園雖不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規范范圍之內,但農村幼兒園分布點多面廣,距離較遠,道路通行條件差,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弱,安全意識薄弱,值得關注。三是責任意識不強。部分地區相關管理部門或學校對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愿管、不想管、怕擔責的思想。突出表現在教育部門,部分學校校長、教師認為把學生安全送上車就算盡到了責任,隨車制度落實不到位,交接機制不健全,學校、運輸部門、家庭責任不清。畏難情緒的存在,導致部分學校不掌握情況、沒有具體的管理措施、安全隱患比較突出。
面上看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工作不平衡,導致《條例》沒有貫徹到具體的操作環節、工作環節。國家、省、縣不同層面工作力度層層遞減。縣級作為監管第一線,職責最重,風險最突出,責任更具體,但部分地區對國家有關政策措施落實還不到位,需要進一步加以督促改進。
一是完善機制。校車辦對尚未出臺條例實施辦法和省級校車服務方案的省要加大督辦力度,逐一分析、查找原因,爭取年內予以解決。對一些具體的、細致的、微觀的運輸風險,各部門要在現有《條例》的框架下,在協調機制的工作模式下,圍繞學生上下車安全問題,細化責任,落實到人,進一步作出規范性、程序性的要求。只有將責任真正落實到安全管理的第一線,才能把工作做好。
二是注重預防。解決安全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能分工,從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建立健全各類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道路、車輛、交通標志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排查和行車前檢查力度,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切實消除校車安全隱患。
三是堅持常態化治理。要督促、指導各地繼續開展校車安全專項治理工作,依法查處校車超速、超員、不按審核路線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學生等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已經將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列入今年專項督導工作計劃,在秋季開學后,組織各成員單位以分省包干督導的形式,對相關省份校車管理制度建設、車輛管理、駕駛人管理、通行安全等方面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導。
四是做好宣傳教育。宣傳教育具有監督指導、引領思想、凝聚意志、釋疑解惑等重要功能。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客觀報道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及時宣傳推廣行之有效的校車服務模式,專題報道校車整治的工作措施,廣泛宣傳乘坐非法營運車輛危害和典型事故案例,曝光校車交通違法行為,形成一個穩定、有序、健康的校車安全管理輿論氛圍。要加強對學生、家長和駕駛員的安全宣傳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自覺抵制乘坐超員車、無牌證車、農用車以及其它安全性能不良的車輛。要針對季節特點完善校車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積極開展校車事故逃生演練和應急處置演練,不斷提高校車司機和乘車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救自護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