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臺州市農民工子弟學校有校車148輛,約占全市校車總數(shù)的1/5。 “如果沒有校車接送,學校很有可能就辦不下去了。”在調查過程中,多位農民工子弟學校校長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對于他們而言,校車儼然成為一種剛性需求。為他們帶來了方便,但同時,校車也帶給他們難以承受之重——
買一輛新校車需要20萬元,每年的維護費用4萬元左右,這筆費用,學校需要依靠自身財力,他們如何維持?輛校車幾乎都要來回跑幾趟,如何確保學生安全?
78.6%的學生家長表示,若學校停用校車,將會考慮讓孩子轉學
下午4點,在路橋藍天學校讀書的劉陽麗,背著書包和低年級的同學說笑著,等待學校的校車把她送回家。藍天學校的三輛校車已經送走了一批孩子,正在返校的路上。劉陽麗的父母都在工廠打工,沒有時間接她上下學。校長羅斌華說,該校800多名學生中,3/4的學生都跟劉陽麗一樣,父母從外地來路橋打工,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接送孩子上下學,配有校車接送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就成為他們的首選。
“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校車,我們就沒有生源了。”羅斌華說。
去年10月中旬,路橋另一所民工子弟學校新民學校曾嘗試停用校車。然而,這個想法在家長會上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家長們強烈反對。“主要是因為學生住得遠,交通不方便,家長也擔心孩子上下學路上出事。相對來說,他們更相信校車是安全的。我們只能放棄停用校車的想法。”新民學校后勤主任呂曉光說。
類似的情況,在溫嶺、玉環(huán)的幾所民工子弟學校也都出現(xiàn)過。去年開學初期,溫嶺市澤國鎮(zhèn)東方小學就是否繼續(xù)使用校車,在全部學生家長中進行投票調查。結果,78.6%的學生家長表示,若學校停用校車,將會考慮讓孩子轉學。
成本投入大,校車是個“賠錢貨”
早在2010年11月,曾有媒體報道,黃巖光明民工子弟小學校車嚴重超載,當時,該校的3輛19座校車均塞了不下60個學生。
校方解釋,校車超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支出遠遠超過收入所得。來算一筆賬——學校150個學生乘坐校車,每學期交250元的路費,總計3.7萬元。支出部分包括:3個駕駛員每學期工資總計2.4萬元;一輛車每星期油費1800元,3輛車每學期油費總計6萬元左右。計算下來,支出比收入多4.7萬元。為了節(jié)省成本,光明學校將兩趟車并成一趟,甚至還將三趟車并成一趟,就出現(xiàn)嚴重超載的現(xiàn)象。
2011年6月,黃巖區(qū)教育局與所有配備校車的學校(幼兒園)簽訂了一份《黃巖區(qū)學校(幼兒園)接送車安全管理責任書》,嚴禁校車超載行為。
包括光明小學在內的7所配備校車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不再“如此超載”,結果是,學校的投入成本越來越大。暫且不說購置校車的費用和車輛折舊,單單平日里的運行費用,就讓農民工子弟學校吃不消。
藍天學校目前共有3輛校車,運行成本明細是:車輛每學期的維護費用大約2萬元、保險1.9萬元、油費4萬元,3位駕駛員的工資3.7萬元,每學期總計費用11.6萬元。而每學期學生繳納的乘車費是350元,280個學生總計9.8萬元。“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學期都要虧將近2萬塊,已經連著虧了好幾個學期了。”羅斌華很是無奈。
去年,在甘肅正寧縣發(fā)生重大校車事故之后,路橋區(qū)教育局要求該區(qū)運行校車的兩所農民工子弟學校——藍天學校和新民學校,給所有校車自費安裝衛(wèi)星定位裝置GPS監(jiān)控儀。藍天學校的3輛校車共花費1.8萬元,每學期的各種維護費用4000元左右。
算完這筆賬,羅斌華直嘆:“學校經費實在太緊張了!”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于記者采訪的各所農民工子弟學校。
溫嶺市澤國鎮(zhèn)東方小學共有13輛校車。校長湯玉昆估算,包括固定成本折舊費、保險費、人工工資、維修費等,校車每年總開支將近130萬元。學校近800名學生搭乘校車,每學期乘車費350元/人。但是,學生繳納的乘車費遠遠維持不了開支,剩余部分只能靠校方另外出錢解決。
因為資金不足,目前,椒江永安小學的3輛校車都是二手中巴車。學校負責人陳圓說,2006年,學生乘坐人數(shù)還不到100人,2010年增加到400人。
這給校車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學校設置接送車,主要是為了方便住得遠的學生,但實在是個不小的負擔。學校都是在貼錢營運校車。別說讓學校自己花錢買車,就算免費送我們一輛車,也養(yǎng)不起。”
學生多車輛少,安全如何保證?他們盼望政府支持
去年,玉環(huán)楚門普育民工子弟學校花費20多萬元,購置了一輛符合國家專用校車安全標準的大巴車。因為沒有任何補助和支持,所有花費都由學校自行承擔。
這無疑給農民工子弟學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對他們來說,花掉幾十萬元,意味著幾年積攢的經費沒有了。
也因為這樣,許多學校會選擇有限的車輛,多出幾趟車接送學生。比如椒江的永安小學,為了確保一人一座,該校的3輛接送車每天放學后要跑4個來回,才能把學生送完。
這樣的運行模式,首先帶來的是安全隱患。“駕駛員一下子跑4個來回,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又要準時,挺吃力的。如果碰上堵車,他們還要趕時間,安全保障是個問題。”一民工子弟學校負責人這樣表示。
這對于學生也是挑戰(zhàn)。普育民工子弟學校校長李道柱說:“一些學生放學后坐最后一班車回家,太晚了。早上又得很早起床趕校車,太辛苦了。”
當然,為了保證安全,各地均采取了有力措施。比如路橋新民學校,除了在校車上安裝衛(wèi)星定位裝置GPS監(jiān)控儀之外,學校還對校車的每條線路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給每輛車配了跟車老師,每天安全送完學生后,跟車老師都要在本子上簽字。學校還制定了一份《駕駛員規(guī)章制度》,要求駕駛員簽名并遵守。
“每輛車還設一位路隊長負責清點學生人數(shù),及時報告給跟車老師,跟車老師再負責將學生排好隊,按每輛車核定人數(shù)刷卡上車,根據路段定點集中上下車,最后由家長接送回家。”新民學校副校長曹運伙說。
黃巖教育局則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校車使用作了明確規(guī)定:學生接送車必須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乘客責任險;學生接送車按營運客車的要求進行管理,車齡規(guī)定期限為8年,除按規(guī)定參加公安部門定期檢驗外,還應該按交通部門要求進行一年一次的檢驗,并經常性地開展接送車車況檢查;嚴格聘用駕駛員,并要求與駕駛人簽訂行車安全的責任書;要求一人一車一檔案;學生幼兒接送車輛每年違規(guī)接送三次,或發(fā)生交通事故負主責的,將取消接送車輛的接送資格,性質嚴重者,取消辦學許可資格。
但是,不管如何,農民工子弟學校更加渴望政府的支持,“如果不用單純依靠學校的力量購置校車,如果能拿到一些補助用于平日的運行,就更好了。”
下一篇: 爭辯校車運營:“望城模式”緣何走紅
中國校車網[www.bapduodu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