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齊魯晚報(濟南)
作者:趙波
大鼻子校車自5月2日在城陽區正式開通以來,已經試運行近一個月。30日,記者來到城陽開通大鼻子校車的社區體驗發現,住在城陽區傅家埠、棉花等交通不便社區的中小學生上下學更加方便了。而城陽區開通的48條線路惠及城陽九中、云頭崮小學等9所中小學校,已經有2200多名學生受益。
山區響起特殊校車鈴
大鼻子校車在城陽區的運營線路開通快一個月了,解決了周圍社區9所中小學校的2200多名學生,尤其是峪社區、棉花社區等山區交通相對不便的學生的上下學問題。30日下午2點30分,記者從青島市區乘車1個小時來到城陽的傅家埠小學,進入村里,大鼻子校車就響起了它特有的“鈴聲”,交運溫馨校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賀業榮說,因為村里馬路上路況不好,路上還有不少路人,有騎車的、有步行的,為了提醒路人,校車上專門安上了這種特殊的鈴聲裝置,提醒路上的行人、車輛避讓。
下午4點整,傅家埠小學的同學們放學了,記者看到,護導員在校門口就接上學生,引導學生排隊上車。四輛大鼻子校車停在學校門口,學生們秩序井然地走上校車,找好自己的座位記者也跟同學們一同上了車,校車停靠的第一站是超然社區,道路稍微有些顛簸,車行駛了10分鐘才到。學生們有序下車,各自回家。“校車開通確實方便了學生上下學,我們學校5個社區260多名學生乘坐校車上下學,這比原來由家長騎車帶孩子上下學方便又安全。”傅家埠小學政教處主任王建先說,自1997年以來,家住的遠的學生一直存在上下學不方便、不安全的問題,現在有了校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能坐上校車是種幸福
傅家埠小學五年級學生冷娜,家住城陽區惜福鎮超然社區,父親冷吉利患有哮喘癥,常年臥床,喪失了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父女二人依靠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社區救助,生活十分困難。“校車已經開通一個月了,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每天早上,一個叫冷娜的學生,每天早早就在村口等候,本來她可以等校車接上其他學生再回來接她,但是為了能多坐會校車,她總是提前上空車,坐個來回,這樣要早起床一個小時。”校車護導員王沛沛告訴記者。
30日下午,記者來到超然社區209號冷娜的家中,冷娜父親正在炒菜,但鍋里的菜花都看不見油,另一個鍋里是清水煮的面條。按說每月70元的校車費用對一般家庭應該都能接受,但對冷娜家里來說,卻是不小的負擔。在一個月的護送中,校車護導員王沛沛和紀海波了解到這個孩子的家庭狀況后,悄悄給她墊付上了坐校車的費用。在“六一”兒童節前,溫馨校車公司有關人員給冷娜送來了書籍、衣物和學習用品等節日禮物,鼓勵她克服生活的困難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的人。對冷娜來說,能坐上校車是一種幸福,這是她“六一”最好的禮物。
校車不盈利安全是關鍵
家住城陽棉花社區正在城陽十中讀初一的孫姍姍,家離學校足足有12公里,其中大都分為山區道路。坐上校車,孫珊珊的上下學更加方便和安全了。記者了解到,目前城陽共有24輛專業大鼻子校車,目前按照市里有關規定,每個學生每月收取70元乘車費用。青島交運溫馨校車有限公司楊杰經理告訴記者,為了趕早發校車,幫助這些偏遠社區的學生能坐上校車,公司每天都要安排班車接送駕駛員和護導員。“早上3點半我就要起床從李村坐班車,為的是能送初中的孩子上早自習。”校車司機王師傅說。
30日,楊杰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市區的一輛校車為例,一輛校車每月運營成本在1.6萬元至1.7萬元之間,加上近期投入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每月成本還要增加1000元,按照51座的校車,每個學生每月收取220元的乘車費用來算,全車收入是1.1萬元,這樣算下來,每個月每輛校車都要賠七八千元。即便如此,楊杰依舊認為,校車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安全,是否盈利是次要的問題。
傅家埠小學的學生放學后正在上校車。
上一篇
“校車開不快,我打了120”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