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銀川晚報
作者:喬建萍
靈武大泉村小學,一所普通的村小,2013年,因首座寧夏作家作品陳列室(以下簡稱作家作品陳列室)落戶該校而成為銀川教育和文化界關注焦點。時隔一年之后,作家作品陳列室當初落戶于大泉小學的“江湖萬里水云闊,草木一縷文學香”的初衷實現了嗎?
一個暖暖秋陽的午后,我們來到距離靈武縣城15公里的大泉村小學,校門口一輛大鼻子校車剛剛載著低年級學生揚塵而去。校園內,還有陣陣讀書聲回蕩。我們前去的作家作品陳列室位于校園右側辦公樓一樓,古色古香的門框和外墻裝飾讓它在校園里顯得格外搶眼。2013年9月,受作家作品陳列室設立之初的美好愿望感染,我區共有116位本土作家、詩人捐贈了6800多冊創作成果給該校。就連已故作家張賢亮先生生前也為該校捐贈了他的全部著作,并親自為該館題寫館名。
“寫書的人住得離自己不太遠”
不知是不是校方的刻意安排,在我們要參觀的作家作品陳列室居然擠滿了放學的孩子。該校校長楊術斌說,每天放學后等待校車的這段空檔,本來就是陳列室最熱鬧的時間。
學生們或許可以被校方安排進來,但孩子們的讀書感覺恐怕沒那么容易把握。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學生。該校六年級(2)班的王家輝其實壓根沒有在意我們的到來,他正在認真地翻看寧夏作家季棟梁的作品《和木頭說話》。記者問王家輝喜歡這里的書嗎?他說喜歡,因為書里說的盡是些他“認識的事”,這讓他感覺“寫書的人住得離自己不太遠”。記者又問該校四年級(3)班的馬茹慧,陳列室里她最喜歡的書是哪本,她說是字典。但陳列室事實上是沒有字典的。原來馬茹慧是受到陳列館里一名詩人推薦書目的影響,這名詩人說,他最愛看字典。馬茹慧覺得這很有意思,于是她也開始從字典里尋找樂趣。字典看多了,她覺得“自己現在蠻有文化的,能認得很多字,也明白很多字詞的含義。”
“我覺得我以后也能當個作家”
有意避開校長和陳列室管理員,記者又悄悄向學生打聽,借沒借過這里的書?這里的書和校圖書館的書,他們更喜歡哪里的書?這個陳列館有沒有天天開放?從孩子們流暢真誠的回答中,你會感受到他們對這座作家作品陳列室發自內心的喜愛和崇敬,你會寧愿相信那里真的有一小股一小股書泉在悄然涌動。或許你永遠無法知道這股“書泉”中的哪本書、哪句話會影響孩子們今后的人生,但你一定知道,如果沒有這股書泉,他們的人生定會蒼白無趣許多。
孩子們的話是這樣的:“我們喜歡這里的書,字多,好多書都沒見過。”“感覺這里的書挺有文化的,能告訴我們很多不知道的事。”“這些書都是墻上的作家寫的,有些人還來過我們學校,看到他們,我覺得我以后也能當個作家。”
上一篇
校車價格高低與校車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