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網絡
校車事故的頻頻發生,讓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安全心懷疑慮,為了能讓孩子安全到達學校,家長們不惜一切代價去接送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中國式接送孩子為哪般?
“中國式接送孩子”為哪般?
知名媒體人、時評人毛開云說,“中國式接送孩子”確實屬于“中國特色”,歐美很多國家幾乎沒有接孩子這種情況。盡管不必“言必稱歐美”,因為歐美校車接送的那一套在中國行不通,但是就連城市形態、交通狀況和人口眾多等方面與我國都類似的日本,也很少有家長接送小孩的,原因何在值得反思。
不得不承認,“中國式接送”背后潛藏著家長們無數的辛酸。泉州網友“潔語薔薇”編順口溜表達自己堅持接送的緣由:“那時候,馬路上還沒有那么多車;那時候,人販子還沒那么明目張膽;那時候,我們排著隊上學放學,那時候,我們碰到人都要問:同志你好!那時候,我們還很安全!”大多數家長堅持接送孩子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或者擔心青春期的孩子缺乏自控力,沒有家長的監督會出現早戀、逃學上網等現象。
而這些原因背后也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獨立能力的不信任,擔心他們處理不好上下學路上的狀況,這種心態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還容易阻礙他們的社交能力。
初二男孩洋洋說:從小到大上學都是媽媽接送我,特別辛苦。現在上初二了,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用老媽接送了。很多班里的男同學都騎自行車上下學,讓我特別羨慕,我也想這樣,可老媽堅決反對,整天說現在的社會多么混亂,馬路上多么不安全,還說要把我安全送進大學才放心。現在上下學老媽都堅持接送,天天監管著我,弄得我一點自由也沒有。看著別人每天結伴上下學,談天說地,讓我特別羨慕。現在,我跟班里的同學都沒大有共同語言了,關系越來越疏遠了。他們經常取笑我說還沒斷奶,整天跟在我媽屁股后面轉,別提多心煩!
高二女孩明明說:臨近高考,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媽媽為了節省我學習的時間,每天上學都堅持接送。每天我的生活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其實我也想每天跟同學一起上下學,路上可以討論一些問題,或者聊聊天,緩解一下一天的學習壓力。但是媽媽卻不同意,總是說時間那么緊張,應該充分利用每一分鐘,還總是跟我講現在女孩子受騙的例子,弄得我現在都不敢跟異性講話。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尋求獨立的需求,他們需要建立除家庭以外的社會關系。到了一定年齡讓孩子結伴上下學,有助于孩子建立和諧的同伴關系,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而獨自上下學也是孩子開始接觸社會,學習和實踐社會道德和準則,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必要過程。而家長無節制的接送會影響孩子獨立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形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是怕這怕那,孩子就缺少了諸如過馬路、避讓等可能要獨自面對和解決困難的能力的培養,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到頭來吃不了苦,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是弱不禁風,就是碰撞易碎。對此,有人用“草莓族”來形容當今的孩子。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黃洪基說:“‘草莓族’大多生于改革開放以后,家庭物質條件較為富足,許多人還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呵護備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順心的事。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以致他們應試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弱;業務水平出色,心理素質較差,碰到壓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會像草莓一壓就扁。”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金給銀不如給技在身”,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總是想盡力為孩子鏟平坎坷、掃除障礙,鋪就一條康莊大道,卻不知每一朵花開都是要經歷風雨的,人為地為孩子的成長制造一個個溫室,剝奪了對風雨的體驗,又怎么能讓孩子真正長大?
上一篇
別再讓校車折了孩子的翅膀
下一篇
校車安全齊抓共管才能標本兼治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