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東莞時報
作者:未知
開學了。記者走訪東莞新規校車,看到了很多可喜的變化。
隨著校車,我們看到那一張張或無知無畏或青春洋溢的臉,他們代表著希望。多年以后,我們會把未來的歲月鄭重交付給他們;然而當下,年幼的他們要先把健康與安全暫且交付給我們。是的,不管是作為父母、師長,還是作為立法者、執法者,我們都無法逃避自己的責任,我們的掌心攥著這些學生的未來。
最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頻繁見諸報端,我們也不由得想起那些因校車超載或違規行駛而零落的小生命。在經歷了那么多悲劇之后,校車安全的警鐘是否被重重敲響,振聾發聵,我們的理智與情感,是否也轉化為有擔當的行動力?
不可否認,東莞做足了功課。我們看到,從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追責、財政補貼等多個環節,東莞都采取了多項措施,是有所作為的,但這依然不足以消除我們對校車安全事故的隱憂。
為什么?因為即使校車本身的問題解決了,外部的道路交通環境沒有相應改善,孩子們依然是置身于潛在的危險當中。這其中涉及的關鍵,是校車道路優先權的問題。《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已施行半年,但“避讓校車”的觀念并未真正深入人心。是不是我們的宣傳教育不到位?是不是也存在對違規行為處罰不嚴,或者缺乏實施細則而難以處罰的現實情況?
上一篇
新校車掛牌真的很難嗎?
下一篇
王聃:開學第一課,校車安全猶記否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