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應成為政府補助的社會服務
“目前校車是‘買得起、養不起’,這才是學校不買校車最大的原因。”李弢說。
他詳細給記者算了一筆“校車賬”:
一輛公交車可以全天運營,但校車在正常8小時工作時間是封存的,只有在上下學時開動。而且送完孩子上學,回程跑的就是空車了。“周六日不上學,‘五一’、國慶長假不上學,更不要說算上幾個月的寒暑假,都要花錢養著空置的校車和司機,運營成本非常高,可以說沒法盈利。”
張強也坦言,養護是校車在我國推廣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校車只在早上7~8點及下午5~6點工作,問題是,在這么短的工作時間內,如何創造利潤?如何保證資金不流失或保值,能維持學校的成本?”
“如果要家長出錢,這樣算下來,一個孩子坐一趟校車至少得交20元。每天花40元坐車,長此以往,請問家長您愿意嗎?”李弢問。
學者和廠商都認為,校車是有公益性質的,因此,對于這個難解的死結,第一步,應由政府補助解開,第二步,應成立專業機構管理。
以浙江德清為例,這里采取的是開設公司專營校車的解決辦法。校車由政府購買,然后委托專業客運公司代管。校車的收益并不足以維持公司運營,由政府出資補足虧損部分。全縣乘車學生每人每次支付1元錢,貧困學生免費。這樣的“特權車”引來了網上的一片叫好聲。
“這好比是修盲人用的盲道和腿腳不便的人需要的電梯,政府理應為公共設施買單,但殘疾人上了車總要付車錢。家長也應承擔一部分學生坐車的費用。”李弢說。
“第二步,成立專業機構必不可少。”李弢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出行的時候有專門的客運公司,可以買兩元錢的人身保險。我們旅游時旅行公司也會代買這個保險。我們在乘坐團體班車的時候,在路上的安全由企業承擔。校車也需要有這樣一個責任方,即校車公司。這樣,在運營及安全方面,才可能暢通無阻。”張強說。
“一旦有了這個機構,在學校里,責任歸學校,出了校門,責任就歸校車公司,到家以后的責任歸家長。這樣明確責任,正規校車才能夠更方便地推廣。”張強說。
其實,校車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被政府納入了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在美國,已通過了校車安全立法、校車安全管理法律、校車制造安全技術強制性標準,規定校車擁有的路權高于消防車、救護車等。
“學校作為車輛的采購方,需要在一些政策上得到政府的認可,給予一定的補貼或補助。據我們了解,在美國,每個孩子每年的校車補助是近600美元,這可以大大減輕學校的負擔。”
8月24日,教育部啟動了關于中小學校車運營管理試點的會議,敲定德清縣等六個試點縣市。
“如果指望一個要營利的機構去修盲道,然后過一個盲人,就收他5元錢,那么,這條盲道就永遠也修不起來。孩子們的校車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弢說。
下一篇: 漫畫:“瘋狂校車”(圖)
中國校車網[www.bapduodu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