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汽車商報
作者:陶夢蘭
根據校車跟蹤調查,發現有財政補貼差異、校車運營狀況差以及政府“面子工程”等普及和運營過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在不少關注校車的媒體人和企業人士看來,校車問題似乎成了一個死結,進入到了有安全事故發生各地政府才突擊緊抓的惡性循環。
對此,記者采訪了教育界、汽車行業、企業以及校車運營相關人士進行剖析:校車怪現象到底應該如何去解決。
記者:今年10月召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聚焦“依法治國”,您認為我國在校車的管理運營上是否應該有所突破?從出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到如今已經有兩年多時間,但安全管理情況仍不盡如人意,是否需要通過法律的約束加以促進調整規范?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巴士與客車年鑒主編王健:在美國、加拿大的校車管理上,將校車作為公共領域的一項交通發展,類似國內的通勤車,并且從聯邦以及州法律對校車加以規定,專車專人負責,它們的事故死亡率是很低的。但在我國校車的普及度遠沒有這么高,并且沒有法律約束,這導致校車地方發展不均衡,以至于在發生校車安全事故后的處理上也違背了科學管理。比如今年的湖南湘潭校車落水事故,長沙警方刑拘幼兒園園長、法人,但經查證校車是符合當地標準的校車,那直接責任問題不在園長和法人,政府的做法推諉責任,以簡單“連坐”的方式處罰,體現國內沒有法律約束的校車管理缺乏科學性。
同時,我認為,中國的校車之所以進入到了一個發生事故才去關注的“異化”局面,其中政府官員和媒體是始作俑者的一部分。校車管理的重點不在車輛,而在運營的管理制度上,如何保障學生的運輸安全才是核心。但是從各地政府的校車工程來看,對于車的關心程度遠高過運營管理制度,這也促使發生浙江溫嶺地區有了車卻沒法開起來的怪現象。
上一篇
解讀專用校車新國家標準(二)
下一篇
江西出臺政府購買校車服務試點方案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