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李茂君
日前,主題為“關注校車安全,關愛孩子成長”的首屆中國校車發展研討會暨國際校車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為中國校車未來發展獻計獻策。與此同時,國務院主持的《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也正在聽取意見階段,校車新國標已經進入報批程序。
校車安全問題牽動全社會關注。就長三角而言,不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差異較大,解決校車問題很難有個“放之一省而皆準”的統一標準。各地對解決校車難題舉措不一,除理念的差異外,更多取決經濟能力。因地制宜解決校車問題,或許是最佳出路。
城市:購置配備標準新校車
甘肅慶陽校車出事后,當地拿出斷臂勇氣,決定停止2012年公車更新計劃,將預算資金全部用于購置標準化校車,其“亡羊補牢”之舉贏得肯定。校車安全成為今年長三角各地“兩會”關注的焦點。在江蘇,解決這一難題被納入今年該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實事中。
蘇南各條件較好地區,已啟動實施校車安全工程。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介紹,無錫惠山區政府投資了2000多萬元,添置了79輛“長鼻子”校車,專門給小學階段的學生使用。運營上,惠山采取的是校車公交化的運作模式,由政府來購買校車運營服務,讓公司獲利,用更好的安全性來換取更大的利益。唐江澎認為,買車是小事,管理好才是真的好:惠山區有200多個校車的站點,所有站點都與公共交通站點不在一個地方,為單獨的校車停靠站點,“每個校車上安裝了GPS衛星定位儀,在交警大隊的大屏幕上實時監控,車行駛到哪兒了,車輛一旦超過時速50公里,就被警告;對于校車駕駛員的挑選也有嚴格規定,包括年齡不能超過45歲,還要定期培訓、定期學習。”
前不久,安徽省天長市斥資2160萬元購買了90輛高標準校車,取代以前的社會運營車輛,接送相關鄉鎮的6000多名農村學生。校車投入使用后,每學期每位學生按乘車次數繳納乘車費400元或520元,相當于農村班線的平均乘車費用,產生的校車運行資金缺口由政府補貼,此舉得到當地學校與家庭的擁護。安徽省人大代表、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張榮國認為“這個做法值得提倡”,他希望安徽各地政府能學習天長市的做法,把中小學標準校車配備到位。
農村:難題多在條件較差地區
令人堪憂的是,一些條件較差的地區,以校車安全“不達標”為由停開。如江蘇泰州市海陵區罡楊中心幼兒園7輛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校車停開,讓家長們苦不堪言;浙江溫嶺新河高橋小學停開不符合要求的校車,使得一些學生頂著冷風騎車一個多小時去上學;浙江黃巖北洋三個村不通公交車,孩子四五點鐘起床趕路上學……
“校車安全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張榮國感慨道,一些偏遠地區學校甚至用農用車充當校車,安全不達標、車況差、超載嚴重,駕駛員普遍沒有受過嚴格訓練,安全意識淡薄,這是當前農村校車十分突出的問題,“校車不安全,歸根到底,還在于政府部門對教育的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皖南山區黟縣宏潭鄉毛田小學教師汪來九從教40載,一直思考農村校車問題,讓他苦惱的是,現在農村偏遠地區不少教學點都因區劃調整而撤并掉,不少山里孩子離學校有十幾公里,因為沒有專門的校車,多數是家長聯系的“黑車”。加之不少農村學生的父母多數在外地打工,一般家庭不具備接送孩子的時間和條件,普遍租用價格低廉、設施簡陋的農用車、三輪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便注定了農村、偏遠山區是校車最容易出事的地方。
在發達省份江蘇,至今依然有3100萬農村人口,其中老人和兒童占三分之一,農村兒童上學平均距離超過4公里,遠的8公里,老百姓非常期待安全、便捷、經濟的公共交通服務。江蘇省交通廳長游慶仲介紹,在江蘇一些農村地區,用報廢車、拼裝車、微型面包車、兩輪摩托車、拖拉機作為校車的現象大量存在。他認為,解決校車問題要因地制宜,城鄉難以統一定論,農村地區難以承擔標配校車的高成本,發展鎮村公交其實更有利于孩子的交通安全,“保證兒童上學安全的最佳舉措應是推行鎮村公交,如果讓大人和小孩同坐在一輛車子里面,對小孩是一個很好的保護。鎮村公交混裝其實對孩子是一種保護。”
蘇北泗洪和灌南是貧困縣,去年被列入江蘇鎮村公交試點縣后,兩縣將開通鎮村公交列入重點民生項目,縣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鎮村公交車輛的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平均每個鄉鎮投入100多萬元,每年再由政府補貼營運虧損20多萬元,一年內開通了23個鄉鎮的鎮村公交,同時解決了農村孩子上學和農村群眾出行的問題。而蘇南的溧陽和句容等地區,鎮村公交為當地孩子上學提供便利的效果更明顯。目前江蘇已有200個鄉鎮開通鎮村公交,方便孩子上學功不可沒。
管理:校車應成為“特權”車
資料表明,歐美發達國家普遍讓校車享有“特權”。如英國規定,所有孩子不管是否買了保險,一旦登上校車,安全問題全部由國家負責;加拿大則不允許任何車輛超越校車,如有違反除了罰款還將扣分,該國迄今校車事故為零。美國校車安全程度是私家車的40倍之高;法國規定,只有獲得全法一級駕照方可駕駛校車。德國則規定校車進出站燈光示意時,所有車輛必須為其讓路;日本將校車裝扮得艷麗醒目,其卡通造型除了安全警示外,還讓小朋友們不再排斥上學而是爭相乘坐……
我國對校車的“特權”保障,也初現端倪。如揚州市近日規定,該市750輛接送學生車輛必須統一張貼醒目的車輛安全標貼才能上路,違規者將受到嚴格處罰。揚州交巡警部門將對校車進行全面“體檢”,要求校車管理單位記錄每輛校車的所有人、駕駛人、運行時間和線路等基本信息,還要有相應指標的檢查結果,確保校車絕對安全。
校車安全必須從源頭治理。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認為,長遠看,必須貫徹《義務教育法》精神,保障學生就近入學,合理解決中小學的撤點并校和布局調整,方可從根本上杜絕校車安全隱患的根源。他認為,完善校車安全,政府最重要的是財政責任,其次是管理責任,校車安全要由各級政府做主導,教育、交通、安監部門聯合管理。要讓校車成為“特權車”,保障行駛安全。
上一篇
校車辦稅 可走“綠色通道”
下一篇
廣州賦予校車與公交車同等“路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