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北京汽車博物館
作者: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3月27日是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在這個全社會廣泛關注的日子,我們推出了“線上微展:校車安全體驗營”,結合互動展項以一種全新的手法,來詮釋校車安全的理念,多方面闡釋校車的重要性及校車安全知識。
校車不僅僅是學生與校園鏈接的重要紐帶與橋梁,更是億萬家庭未來的安全寄托。普及校車相關的安全知識,保護少年兒童出行安全,可以讓更多的家庭受益。
早期校車
馬車校車
早期的校車并不是汽車,最早的校車出現(xiàn)在1827年的英國倫敦,位于倫敦東北部的桂格燕學校使用一種專門設計的馬車接送學生上下學,這種校車可以乘坐25名學生。世界上第一輛校車是喬治·史利伯于1827年制造的,它采用馬作為動力,能載25名兒童。
“小黑客”校車
1912年韋恩公司生產的校車—兒童黑客,由于其通體的黑色外觀,人們也稱其為“小黑客”(黑客在當時的意思是指走固定線路的馬車)。
橙黃色校車的由來
橙黃色
校車
1939年,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授弗蘭克·塞克博士在紐約組織召開校車標準研討會,討論制訂有關校車制造和安全方面的標準。這次研討會是由美國著名的洛克菲洛基金會贊助舉行。每個州都派有教育部門和交通部門的代表參加,同時生產校車的廠家也都參加了大會。這次大會一共開了7天,代表們一共制訂出45項有關校車安全的設計標準和規(guī)章。正是在這次大會上,代表們決定巴士中只有校車才能漆成橙黃色車身,并命名為“國家校車橙黃”,并選擇黑色來涂寫車上的字跡,以增加早晚光線暗淡時的可見度。由于有了這些標準和規(guī)則,美國的校車才開始走向標準化和安全化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由于弗蘭克·塞克博士在校車安全領域的貢獻,他后來被尊稱為美國的“橙黃色校車之父”。
宇通大鼻子校車
中國的校車主要學習西方校車的經驗,2008年宇通大鼻子校車首次亮相,引領了我國校車發(fā)展。2012年,國務院出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要求學校必須使用合格的專用校車接送學生。隨后,國家批準發(fā)布了專用校車國家標準《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至此,校車安全升級到國家層面,隨著行業(yè)規(guī)范、運營管理的日趨完善和校車產品的逐步升級,我國校車行業(yè)逐步走向成熟。我國校車制度并沒有生搬硬套國外標準,而是更加符合我國目前的交通狀況和使用習慣,也為孩子們乘車提供了一條“安全帶”。
截至2021年底,我國校車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累計服務1.04億學童,0-15歲萬車傷亡人數(shù)大幅下降。我國專用校車從零成長到目前市場保有量18.4萬輛,覆蓋學生占比7.1%。同時,中國校車在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安全校車體驗營互動展項
該展項位于四層進步館,按照1:1的校車內部空間設計,車內通過沉浸式的多媒體介紹校車的發(fā)展歷史、校車的內部乘坐結構和外部安全配置,通過現(xiàn)場體驗進行校車行駛過程中的情景模擬,讓觀眾了解校車的乘車要領,最后通過實操讓觀眾熟知校車的應急逃生措施。
關心、保護下一代的茁壯成長是校車發(fā)展的原動力。安全校車的普及,會讓更多兒童參與者受益。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之際,我們期待更多校車品牌參與到兒童交通運輸中,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美好的交通環(huán)境!想要進一步了解校車安全的更多內容,請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查看。
供稿:展覽展示部
圖片來源:部分源自網絡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