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校車出行
作者:
每個有子女的家庭都希望可以送孩子高高興興上學去,接孩子平平安安回家來,對為人父母的人來說,這樣的期待是再平常不過啦。于是乎在某種意義上,校車承載的就不只是一個個小孩童,還是數以億計人的平安心愿。那么,世界各國的校車配置標準與管理規范到底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美國最牛
在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都有專為校車制定的法律,據說多達500多項。這其中包括對校車堅固性和安全性的規定,包括校車翻滾時的保護、車身連接部分的強度等。一句話,校車必須有“客車的設施,卡車的骨架”。
早在1939年,美國政府就立法規定校車一律為黃色,因為這種顏色最醒目,即便在大霧中也最容易看清,因此也是最安全的顏色。
當校車停穩,只要車門一開,左側就會伸出一個寫著“stop(停)”的紅色牌子,同時“變”出一條1米多長的欄桿。迎面而來的車子必須停下,同向而行的后面的汽車也必須停下。如果貿然超車,不僅要被罰款,嚴重時還可能丟了駕照。目前,美國的校車標準一共有包括校車車體結構、防傾覆保護、剎車裝置在內的34個方面的要求。
泰國最貼心
泰國校車是根據乘車線路分配的,一輛車上可能既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有高中生。老師通常要求年齡大的孩子照顧年齡小的,為彼此提供一個學習相處的機會。一些國際學校的校車就像個“小聯合國”,混雜著各種各樣的語言。
由于路途遙遠,很多孩子一上車就睡覺,工作人員必須時刻盯著每個孩子,以免剎車或有意外發生時磕著碰著。
由于有家長反映,女司機比男司機更細心,因此泰國規定,盡可能讓女司機駕車。這樣一來,不少原本用私家車接送孩子的家長才放心讓孩子乘校車。
此外,泰國的校車都有安全燈,在交通擁擠的區域會一直閃黃燈,此時其他車大多會自覺地“避讓三分”。
日本最萌
日本每家幼兒園都有卡通造型的校車。不過,到了中小學階段,除一些私立學校外,公立學校都不再開通校車。日本提倡中小學生自己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條件允許的,則更鼓勵步行。上小學后,老師會根據家庭住址的不同區域,告訴班上學生,哪些人住在同一區域,步行途中可以結伴同行。
日本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幼兒園通常會為每條校車線路安排一位組長,同一條校車線上的每位學生家長事先也都會拿到一個編號和通訊錄。遇到突發狀況,比如晚點,哪怕是1分鐘,組長都要負責告知1號家長“校車晚點,可遲些出門等車”,然后由1號家長通知2號,2號再通知3號……
西澳最嚴
在西澳,乘坐校車必須同時符合五大條件:年齡介于3歲半至19歲;就近入學;一周5天上學的時間里有3天在學校;家與學校至少距離4.5公里;遠離公共交通設施。西澳的校車司機上崗前都要接受諸如怎樣與孩子打交道、醫療急救的專業培訓。同時,他們還必須遵守37條“必須”與“嚴禁”,包括確保車輛行駛途中每個孩子都有座位;開車前8小時內嚴禁飲酒;如需服用藥物,必須出示“服用此藥物不影響司機行為能力”的權威證明。
上一篇
非專用校車和專用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