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張愛麗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愛麗報道: 由政府自上而下推進的校車工程及其龐大的市場規模使得宇通、鄭州宇通等國內主流客車企業在校車方面加大投入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校車公司的目光。
近日, 全球最早的校車制造商藍鳥、美國最大的校車制造商納威司達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對外表示,看好中國校車市場,并盡快將校車產品引入中國,以搶占市場先機。
校車市場競爭加劇
“我們看好校車市場,目前正在跟有興趣的商業伙伴進行商談,將藍鳥校車引入中國市場。”來自美國的藍鳥校車公司產品經理柯迪森日前告訴媒體。
與此同時,納威司達亦表示,盡管該公司與江淮汽車的合作項目仍在等待審批,但不排除會通過技術轉讓的方法,加快校車產品在中國的本土化生產以搶占市場先機。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政府自上而下推進的校車工程已吸引宇通、廈門金龍、蘇州金龍、安凱、北汽福田等國內主流客車公司,眾公司并為此開始加大其在校車方面的投入,以在校車市場搶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此次外國企業紛紛宣布進軍中國校車市場,將給本土校車制造商帶來巨大的壓力。
據了解,目前,國內校車的售價在萬元至40 萬元之間、進口校車價格在40萬元至100 萬元之間,進口校車的價格將在國產后大幅降低,民族校車制造業也將面臨挑戰。可以說在校車制造商之間,戰斗已經悄然打響。
300億元市場啟動
申銀萬國近日新發布的“校車專題”研究報告測算,中國潛在的專業校車需求量約為80 萬至100 萬輛, 每年的更新數量將達到10 萬至15 萬輛規模,潛在市場需求規模有可能達到4000 億元人民幣。
而目前我國符合標準的專用校車保有量僅為1 萬輛左右,巨大的潛在需求量無疑讓校車細分市場充滿了誘惑。如果按照目前國內校車平均30 萬元的售價,每年更新10 萬輛計算, 則意味著今年一個億元規模的新市場即將啟動。
下一篇
車企競逐校車技術新標桿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