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歡迎來到校車網!
首頁 動態 時事熱點

正文

鎮上有個張叔叔 14年護送學生搭“江上校車”

2018.10.09 -

來源: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高紅霞、章華維

鎮上有個張叔叔 14年護送學生搭“江上校車”

  中午出發的小學生集合完畢

鎮上有個張叔叔 14年護送學生搭“江上校車”

  張坤仲安置學生坐穩

鎮上有個張叔叔 14年護送學生搭“江上校車”

  換上工作服調整設備

  云陽縣最東部,一個東面、南面與奉節縣相鄰的地方,便是龍洞鎮。這里山大坡陡,溝壑縱橫,是重慶唯一跨長江的鄉鎮。

  9月29日,周六。一大早,龍洞鎮安監辦主任張坤仲晨泳歸來直奔辦公樓,走到大門口時,習慣性地抬頭看了看樓頂上的國旗,“嗯,今天風不大。”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朝辦公室走去。

  換上執勤服,把編號3030007的工作牌戴在胸前。站在衣帽鏡前,他挺直脊梁,把領口、肩口挨個再整理一遍,“時間快到了,該去接孩子們了,要把他們安全送上‘ 校車 ’。”

  把孩子們安全送上“校車”,是張坤仲十幾年來雷打不動的職責。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瑯 記者 吳娟/文 李野/圖

  1

  沒有會議安排和巡邏任務,他都參與接送孩子

  上午10時40分左右,張坤仲走出辦公室,快步走向龍洞鎮中心小學龍洞小學。

  這所小學每10天放假一次,過4天再返校。張坤仲只要沒有會議安排和巡邏任務,都會參與接送。這一次,他要送娃娃們回家過國慶節。

  沒走多遠,一位年輕媽媽牽著一個小男孩走過來,小男孩一見他就笑。張坤仲摸摸小男孩的臉,輕聲地問:“小寶,不記得叔叔啦?”小男孩跑到媽媽身后,靦腆地說:“記得,你是送我過江的張叔叔。”

  一路上,張坤仲走到哪兒說到哪兒:這家有幾個小孩,那家從對岸搬到了場鎮,又有哪些家庭為了孩子讀書在場鎮租了房子……鎮上這些事,他都記掛在心上。

  花了10分鐘左右,張坤仲到了龍洞小學,直奔校內安全穩定辦公室。進門后第一件事,就是抬頭查看監控視頻,然后翻閱校內安全記錄本。

  “今天多少孩子上船?”張坤仲邊翻邊問。

  “不多,就十來個。”龍洞小學安全工作負責人說。

  “曉得了,等會我準時來接。”張坤仲說完,又朝自己辦公室的方向返回。

  原來,他特意來學校一趟,目的是掌握學校放假的情況。他要接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全是別人家的。

  2

  沒有家長陪同的寄讀生,是重點護送對象

  龍洞鎮的場鎮上,就這一所中心小學,幼兒部、小學部和初中部有2000余學生,90%以上走讀,剩下少部分寄讀。

  中午12時整小學放學,14時整初中放學,是龍洞小學的慣例。每到那一天,張坤仲和同事輪崗,凡是上“校車”的孩子,全從校內接出,再安全送上“校車”。尤其是那些沒有家長陪同的寄讀生,是張坤仲和同事的重點護送對象。

  這輛“校車”有點特別,只走水路,由當地船運公司運營,安全監管由當地海事處、交通局、港航管理處等多部門負責。

  被龍洞鎮人喊習慣的“校車”,其實是專門護送孩子們過江的船只,主要把孩子們送往江對岸的龍升村、壩上村、金道村。由遠及近地送,每趟往返2小時左右。

  9月29日這天,龍洞小學只有10個小學生、3個初中生需要過江回家。張坤仲與校內一名女保安,一前一后護著,帶領兩批孩子去場鎮大麥沱渡口乘船。

  從學校到渡口步行20分鐘左右,張坤仲這天來回走了兩趟。爬上爬下,經過黃土坡,經過場鎮民居,經過臨街商鋪,13個孩子跟著他有序地邁著步伐。中途有孩子買零食,隊伍就停在原地有序等待;有孩子順路取包裹,張坤仲陪同去取;有孩子書包重,走路喘氣,張坤仲就像父親一般拿過書包背在肩上……

  幾趟下來,張坤仲全身發熱,衣服后背汗水浸濕。站在渡口前,看著孩子們安全上船,他才緩下一口氣。船緩緩啟動,接下來的護送工作,由當地海事處人員接手。

  3

  這支特殊的護衛隊,一堅持就是14年

  為什么要接送這些孩子?

  “2000年建校初期,在校學生有4000余人,頂峰時放假期間就有1000多學生需要過江。”龍洞小學安全穩定辦公室主任朱長清,從建校初期至今,見證著“校車”的發展歷史。

  他回憶,建校初期,三峽工程蓄水前,江水湍急。因交通條件限制,龍洞鎮船運運力不足,龍洞小學通過包船的方式,解決了孩子們回家和返校問題。由于過江孩子年齡跨度較大,小則幼兒,大為初中生,多為小學生,那時該校出動全校教師陪送陪接,接送任務大、責任重。

  “曾有一次,乘船學生較多,不巧途中又遇到險灘和急流,船只被沖歪了……”朱長清說,船上的師生嚇得不輕,個個青了臉,還好船手有經驗,有驚無險。

  提起這事兒,姜大友最清楚。他曾經是接送孩子們過江的開船師傅,現在是運送孩子們過江的船只老板。

  姜大友今年45歲,祖輩均是龍洞鎮人。他還記得,龍洞鎮人最早靠老帆船和劃槳人渡江,要是遇到大風大浪,根本不敢開船。直至2000年初,龍洞鎮仍沒有正規渡船,為方便當地人過江,采用的是私人自用船冒險運輸。

  姜大友說,2004年底,專屬龍洞小學的過江船正式開航,標志著當地渡船運輸走向正規化,所有船只由正規造船廠量身打造。從那年至今,已換下005號、001號、0088號3艘渡船,目前0168號、0108號兩艘在航,最大船載量200余人。

  張坤仲實際上不是龍洞鎮人,2002年來到當地從事安監工作。剛來不久,他就發現兩處險灘,一處叫牛家嘴,一處叫攀家沱。當時,全鎮還沒有一處正規的渡口,下船上岸可以說膽戰心驚。

  張坤仲記憶猶新,2004年,針對學生渡江難這一問題,縣公安、交通、物價、海事等多部門組織開會討論,最終決定啟動專船,并在當地建設7個渡口,為孩子們保駕護航。而以張坤仲為代表的安全員、巡護員,就組成了一支特殊的護衛隊。

  這支護衛隊,一堅持就是14年。

  4

  只要需要船渡,護送孩子的責任就要繼續擔起

  當地人都知道,張坤仲有個習慣,每天清晨6時下江游泳,風雨無阻。多數時候他沿著江岸來回游,有時狀態好,還會游過江。

  不是興趣,也不是為了放松,張坤仲堅持游泳有兩個原因。他說,一是鍛煉身體,二是直觀感受每日江面變化,第一時間掌握江面能見度、水流、霧氣等信息,及時傳遞給過往船只。

  張坤仲還有個習慣:每當路過龍洞鎮政府門前,他都會抬頭看看頂樓的國旗。若旗幟被吹得嘩嘩響,就不宜開大船。他會馬上拿出手機,叮囑船家注意行船安全。

  張坤仲27歲到龍洞鎮工作,今年已43歲。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他的保護下成長,孩子們管他叫張叔叔。十幾年來,往返學校與渡口的路,張坤仲從青年走到了中年。

  有關“校車”最輝煌的歷史,現在的龍洞鎮很少有人再提及。這些年,該鎮鄉村硬化公路修建了70多公里,曾經依靠翻山和船渡的村落,已逐漸能駕車駛入,各村還相繼增設了固定班車。有條件的家庭,搬到場鎮安了家,也無需再搭乘渡船。如今,龍洞小學需要船渡的孩子已為數不多,目前唯有龍升村需要長期依靠船渡過江。

  張坤仲說,只要有一天需要船渡,那么護送孩子過江的責任就要繼續擔起來。

鎮上有個張叔叔 14年護送學生搭“江上校車”

校車
校車網(www.bapduodu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