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網絡
還清晰的記得,2013年10月,蘭州新區各中小學、幼兒園門前出現了一批身披黃色盔甲的“大鼻子”校車。這批校車的投入使用,正是校車服務新模式——政府出資購買校車服務的具體體現。當時,就有市民提出,能不能把這個“政府購買”校車服務的模式,繼續向全市推廣,實現全覆蓋。回答是肯定的,在今年,市教育局將給全市人民就校車服務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市校車服務實現全覆蓋。
沒有校車孩子艱難家長愁
“孩子,在奶水與汗水的浸潤中,你長大了。送你走進學校,就像盼著春種的莊稼早日結果一樣高興。然而,路遠天黑,你的小腳要丈量幾公里的山路。送走你,守望村口,空留牽掛和望不斷的山道彎彎……”這是一位家長的日記。其實,這則日記,道出了家離學校數十公里遠的家長們共同的苦衷。
以皋蘭西岔中學上學的學生為例,最遠學生要行走6公里,乘坐公交很不現實。每天早上都要4點鐘起床出門,摸黑行走好長時間,才能到校。緊趕慢趕,還經常遲到。小小身軀背著沉重的書包,披星戴月爬山路,成了山區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一位學生說:“天氣好時,學校到家的這段路需要步行一個半小時。天氣不好時,就得花費兩個小時以上了。到了學校人累得上課常打盹”。“父母曾經也嘗試雇三馬子或者摩托車接送我上下學。但山路崎嶇狹窄,行路很操心。為防止意外發生,這種方式最終被放棄了,我還是靠步行上學。”初一學生小寶這樣告訴記者。
我市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長期沒有校車服務,尤其是公辦學校。只有個別民辦學前教育機構,在經濟相對寬裕的情況下,自行購買幾個面包車用來接送學生。2011年,我省正寧縣的校車事故震驚全國,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解決孩子們上下學安全乘車問題,成了市委、市政府考慮的重要工作。
不講條件確保孩子先坐車
市校安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1年開始,市教育局在國家、省、市的統一部署下,開始逐步實施我市的校車安全工程。“因為國內和省內的幾次校車事故后,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校車安全。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城市,有責任,也有義務,在校車安全工程上率先垂范。當時,由于我市校車較少,因此,如何普及校車使用就是當務之急。”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神,積極學習借鑒國內校車服務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市地域條件和學校布局分布特點,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立體創新出“寄宿制學生開通專線、專營公司接送、公交線路延伸、村委會牽頭組織、校車資源共享”5種模式,撥付資金350余萬元,開通和延伸公交學生運營專線132條,解決了全市6903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乘車問題,成為我省示范,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但是,有一點是必須要明確的,那就是孩子們乘坐校車第一要安全,第二要免費。
“公交線延伸模式”主要是針對住在城市郊區的學童,把線路延伸到學童所集中居住的區域。“校車資源共享”和“周末學童專線”則主要針對農村的學童,由村委會組織,登記各家需要乘坐車輛的學童人數和姓名,按照乘員數量租賃相應的大巴車或中巴車,在約定的時間內將學生統一從村里運送至學校。
市校安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實際運營的情況來看,公交車的準點性、便利性,中巴車的安全性等,都是切實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家住偏遠山區的農村學童來說,無論是公交延伸還是集中租賃,都顯得并不現實,“這幾種模式只能算是過渡方案,目的是讓孩子們先坐上車,解決上下學難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肯定要走專業化、規范化校車服務的道路。”校安辦負責人如是說。
市校安辦負責人的想法也代表了廣大學生家長的訴求。2013年3月份,在我市“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獲得批準,市政府通過了“引入專業校車,以解決學童上下學安全接送”的提案。
同年9月份,試點工作在蘭州新區展開,蘭州金鵬校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一次性投資1200萬元,購買的30輛宇通專用校車,披紅掛彩,開進蘭州新區的1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靜候放學后護送孩子們回家。
靈活多樣校車服務全覆蓋
2013年我市積極學習借鑒國內校車服務的成功經驗,結合地域條件和學校布局分布特點,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政府補貼、市場運作、專營發展”的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思路,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實施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的通知》,采用兩種模式同步開展校車服務試點,即政府購買校車服務模式和政府購車,委托或自主運營模式,兩種模式的共同點是學生免費乘坐。市教育資產管理辦公室風險管理科負責人表示,校車服務全覆蓋主要針對的就是農村學校,2014年5月皋蘭已經開始實施,今年榆中和永登兩個縣也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我市的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今年將完美收官。
政府購車,委托或自主運營模式是由政府出資購買專業校車,交由專業公司營運或自主運營,購車費用由市、縣(區)財政按照2:8比例分擔;運營補貼由市、縣(區)財政共同承擔。政府購買校車服務模式是指政府通過補貼運營的方式購買校車服務,補貼資金按照4:6的比例由市級財政和縣區財政共同承擔。
為此,蘭州市政府每年出資1000多萬元,除了正常的營運補貼,每年年終,還要對所有校車公司進行考核評估,做的不好的,依據程度不同有不同處罰措施;做的好的,更有一定額度的獎勵。考核評估由“蘭州市校車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該機構涉及教育、公安、交通、安監和財政五大職能部門,考核內容從校車的自身硬件建設、安全配置,到校車的管理制度、駕駛員的招收要求及安全意識的培訓頻率、甚至系安全帶都包括在內。作為常設機構,校車聯席辦不僅直接監管校車公司的營運情況和安全保障情況,也對校車公司反映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協調解決。比如針對“校車上牌難”問題,校車聯席辦就通過溝通,爭取到了“校車不納入營運客車范疇”的政策,不需要到交通部門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還積極協調解決了跨縣區接送學生校車審批及監管等問題。
從蘭州新區運行的情況來看,總體運營平穩,學生和家長的反響也非常熱烈,校車開進村莊的時候,有的家長專門守候在那里等著為校車披紅,有的則是燃起了“心”形的鞭炮以表達對政府的感謝。
精細管理校車服務更規范
在一次會后的溝通中,市校安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校車工程真是大好事,解決了孩子們上學的交通困難,尤其是農村的娃娃,再也不用去坐三馬子。但是,作為教育部門負責人,每天都是緊繃著“安全”這根弦。為此,市教育局也是加強了這方面的教育。去年邀請被公安部評為“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長期從事交通安全管理和研究工作,從交通安全工作第一線成長起來的李衛東警官,作了《校車安全警鐘長鳴》的專題講座,參會人員涵蓋三縣五區、蘭州新區、高新區教育部門安全辦主任、校車管理負責人,各校車公司負責人,各縣區有校車的幼兒園園長,安全員,駕駛員,照管員,參會人數達到260余人,是我市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校車安全管理培訓會。
同時,市校安辦在今年設立了校車監管中心,對全市所有取得校車標牌的校車實施監管職能。監管中心通過建立視頻監控平臺,依托gps定位系統及校車智能管理系統對全市校車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各縣區教育局也在建立校車監控平臺,校車的日常運行實現了市、縣(區)兩級同步動態視頻監控,將堅決杜絕超載、超速、不系安全帶、不按預定線路行駛等違規行為的出現。
我市啟動“蘭州市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目前,我市注冊成立校車專營公司四家,全市擁有標準化校車174輛,為127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提供服務,6000余名學生免費乘坐校車。標準化校車通過購買商業保險、實時視頻監控、gps定位,上下車刷卡等系列的規范化營運,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今年的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將以“全市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為基礎展開,完成永登、榆中兩縣的校車服務全覆蓋任務,此任務完成后,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的校車服務全覆蓋工程將基本完成。今后的工作重點將努力實現校車安全管理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長效化,使我市的校車安全管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上一篇
一輛小面包塞了 20個娃
下一篇
10輛“大鼻子”開進民辦學校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