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晏耀斌
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如期”發布了《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下文稱《條例》),在此之前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進行了會議討論。
但《條例》公布的隔天,12月12日,江蘇省豐縣即傳出重大校車安全事故,一輛行駛于鄉間小路的校車發生側翻,造成至少15人死亡的慘劇,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此次事故的原因和事發時的車載人數尚未完全確定。
記者了解到,此次豐縣事故的表面原因依然是校車市場混亂,但背后深層次的癥結卻是全國普遍存在的財政投入不足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雖然《條例》的重點針對上述兩個問題,但就目前的《條例》來看,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并沒有改變,基層校車困境突破非一日之功。
就在11月16日甘肅正寧發生特大校車事故發生后,豐縣官網公布了當地保障校車安全的具體措施:在早晨上學時間和下午放學時間,采用定點執勤與流動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對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路段和時間段展開檢查,包括校車是否具備通行證、車況是否合格,有無超員、駕駛人是否有校車準駕證、是否符合校車駕駛的要求。
但此次事故發生后,豐縣相關管理部門的解釋是,交管部門人數非常少,很難監管到位。
12月11日,國務院公布的《條例》,其核心是校車的界定問題、資金來源問題以及運營模式。
《條例》明確,校車安全管理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負總責,對涉及校車安全管理的地方教育、公安、交通、工業和信息化、產品質量監督、安全生產監管等職能部門的責任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對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以及有關部門的職責也做了劃分,解決了過去在管理上由于職責主體不明、職能部門各自為戰、缺乏協調與配合、流于形式而導致事故迭出的問題。
根據《條例》,解決地方校車購置的資金問題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解決,地方占主體,中央和地方的分攤比例尚未明確。
記者從豐縣了解到,盡管當地政府在今年下半年已經出臺了相關整治校車市場的措施,資金壓力依然是一個徹底改善當地農村校車狀況的主要障礙。
“豐縣基本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校車。”豐縣教育局李副局長告訴記者,調查統計發現,豐縣有380輛“校車”,主要由中巴、大客等組成,接送孩子也停留在家長和車主之間的口頭協議。
據了解,豐縣有近13萬學生(不含幼兒園),其中小學生6萬,中學生3萬和高中生3萬余人。通過摸底發現,豐縣需要購置1200臺校車。
考慮到農村道路安全問題,以20人左右的校車較為安全,按照每臺20萬元算,豐縣在購置校車上需要支出2.4億元。“這還不包括駕駛員每年至少4萬元的工資以及車輛后期維護。”李副局長表示,資金是最大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如果由校車費用完全由地方政府買單的話,豐縣需要一次性支出超過3億元。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豐縣屬于江蘇貧困縣,2010年GDP為150億元。根據李副局長介紹,今年豐縣教育投資5.12億元,其中包括江蘇省補貼的1.5億元。顯然,購買校車的費用差不多相當于一年的教育投入。
豐縣的困境是全國農村校車現狀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中國農村的“校車”的出現緣起“撤點并校”。從2002年起,為了整合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我國農村開始了大規模的“撤點并校”,將臨近村落的學校進行合并,發展成中心學校。據統計,全國農村小學校數量從1997年的51萬多所減少到2009年的23萬多所,減幅達54.9%。在豐縣,小學也由400多所減少為110所。
撤點并校帶來的好處就是整合了教育資源,但也帶來了孩子上學的困難。發生事故的豐縣首羨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家長表示,每天接送孩子需要4趟,耽誤了農活。“和車主口頭協議,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普遍的財政壓力
12月12日江蘇省豐縣發生校車側翻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此后,豐縣官方公布的車載人數與事故原因均受到外界的質疑。本報資料室/圖
校車市場未來變局
除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校車作為專業用車的管理混亂也是導致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事故發生后,豐縣方面對于“校車”司機的責任認定在12月13日就出爐了,豐縣公安局認定當事車輛此前曾因未備案被要求停運,且當事司機準駕車型不符,司機應對此次事件負全責。
不過,12月14日的當地政府又對外稱,該車輛是通過徐州市交管局登記為小學生校車,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審查,“但沒有掛靠學校,屬于合法車輛非法運營。”
根據家長介紹,司機和各位家長達成口頭協議,每學期以650元的價格負責早晚接送學生,并負責午餐。豐縣官方認為,這是司機和家長私下的行為,政府無法監管也無權干涉。
監管難題
《條例》公布后,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告訴記者,校車混亂的原因就是多頭交叉管理,“過去管理責任不明確,只要多部門管理,基本干不成,一個部門干的基本都干得了。”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接受記者采訪認為,《條例》所稱的校車是指按照國家校車標準設計,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校車生產廠家生產,專業駕駛人駕駛,負責接送中小學生及幼兒上下學的專用車輛。“《條例》在校車概念上,沒有明確。”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周洪宇就提了《關于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地方政府在等待的是校車要投入多少資金,廠家在等待準入條件。”
在廣為關注的資金投入比例上,周洪宇建議,可以采取分類對待的原則。“說到底就是中央與地方投入資金比例問題,比如東部地區可以采取3 7,中部地區5 5,西部地區7 3。”
但周洪宇在提出議案后,教育部就曾回復,財政投入不足是開展校車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的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購買校車,財政需要投入3000億元的預算,且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為1500億元,“教育部承擔不起。”
宇通客車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校車生產廠家來說,盡管這幾年校車市場有一定的增加,但在客車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非常小。據少林客車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曉瑞介紹,少林客車每年銷售10000輛客車,其中只有400輛校車,相比而言校車銷售微不足道。“《條例》需要明確的是校車標準,只有標準明確了,校車市場才有前景。”
下一篇
校車補貼 細節之困嗷嗷待解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