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申東
新學期開學了,校車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統計,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在冊校車共186輛,但真正符合校車標準的車輛極少,校車或整體升級或更新換代便成了許多學校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然而,近日,《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一些學校,發現校車升級換代也成了許多學校難以逾越的門檻。
校車標準遭遇執行難
記者走訪了銀川市教學和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民辦學校――銀川市八一學校。這所學校今年4月淘汰了學校以前使用的雙層校車,購買了一輛“長鼻子”校車。該校校長告訴記者,學校總共花費48萬元購買了這輛鄭州宇通牌專用校車,車內外的設置完全符合新國標要求。他說,以前學校使用的雙層校車瀕臨報廢,必須換新車了,所以他咬咬牙在學校辦學經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貸款20多萬元,一步到位買下了這輛“長鼻子”校車。
但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能像八一學校那樣對校車的升級一步到位。記者了解到,從去年11月起,銀川市陸續有幾家民辦幼兒園開始購買新式專用校車,然而購置成本是園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銀川市西幼集團有學生接送車輛74輛,是銀川市各類學校中擁有車輛最多的。記者了解到,這些車輛如果套用新國標很多都難以達標,而對于辦學機構來講一次性更換又不現實。從去年年底開始,西幼集團把所有接送孩子的校車一律涂刷成黃色,并為每個車座配備安全帶,以達到專用校車標準的規定。
銀川市交警支隊秩序科科長徐進華告訴記者,目前銀川市絕大多數校車都是由幼兒園或中小學學校租來的各種型號的車輛,校方無法對這些租用車輛按校車國標進行改裝,校車車型也無法統一,致使當前大多數使用的校車都達不到新國標。
同時,記者從銀川市教育局了解到,民辦幼兒園的校車管理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目前尚有一些未經審批的托幼機構成了“監管真空”。近七成的民辦幼兒園,基于增加辦學收益的目的實行跨區域招生,招收的幼兒最遠的竟達20公里,但這些“黑幼兒園”由于資金薄弱,無力購買高標準的校車,也無力對不合標準的校車進行更新換代,平時接送學生只能打時間差,與交警“躲貓貓”。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