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雯雯 王甜甜
“教育是科學,教學是藝術,我們做教育工作,要學會‘牽牛鼻子’,而不是‘扛牛腿’。”昨天,濟南市教育局局長陳東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同時,陳東生還就校車安全、學前兒童入園、體育中考等市民關心的話題,一一接受記者提問。在談及校車問題時,他表示平陰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就等校車安全國標出臺后購車接送孩子。一旦平陰模式取得成功,濟南市區周邊的學校也可全面推廣。
1 【關鍵詞:校車安全】
政府主導,企業買車 學生少拿錢就能坐校車
話題索引:全國各地頻發的校車事故,讓校車安全成為眾人熱議的“關鍵詞”。雖然在濟南市區校車安全問題并不突出,但是在郊區及偏遠的農村地區,校車安全也成為擺在學校和家長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山東商報:校車安全是去年以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部門是否也對濟南中小學生上學路的安全問題做過調查和研究?
陳東生:校車安全全社會都很關注,濟南市委市政府也召集各相關部門多次開會研究此事。目前,濟南城區這個問題并不突出,學生上學有學生月票,一個月20元錢,比普通的乘車卡優惠,學生可以坐公交車上放學。但在農村或一些偏遠山區,隨著近幾年合村并校和舊村改造,一些校舍進行了調整,這樣就出現了部分農村學生上學遠,出行難的問題。
山東商報:那教育部門在解決偏遠地區孩子上學方面將有哪些新舉措呢?
陳東生:其實這并不是我們一個部門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合協作解決。不過我們教育部門也一直在努力。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根本上是要對校舍的布局進行調整,孩子們都在家門口接受教育了,就不存在出行難題了。
但現在看來,要想保證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上學,校車是個短期內比較現實的手段之一。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門也都在研究切實有效的辦法。據我了解,平陰縣最近就已經拿出了具體的辦法,這是個積極的嘗試。
山東商報:針對平陰的校車方案,您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陳東生: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平陰縣以政府為主導,采用社會化運作,由企業出資買車。考慮到成本問題,所以便轉移部分車費,即讓學生出少量的車費就可坐校車,而不是免費乘坐。這樣,一些家近的學生或許就不坐車了,就能節省更多的資源,讓校車運行和學生安全實現“雙贏”,而不是跑著跑著發現虧本后就停下了。
山東商報:平陰如果試行成功了,這一模式能否全市推廣?
陳東生:這個模式還沒有運行,因為現在國家的校車安全標準還沒出來,只要標準一出臺,就可以按照標準購買安全的校車。
其實,安全的校車并不一定都是“大鼻子”,“大鼻子”比較適合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幼兒園的孩子坐在上面或許因為座椅的空間過大反而不安全。解決校車問題是一個長期任務,我們各部門都在摸索,如果“平陰模式”得到肯定,今后肯定要全市推廣。
另外,如果能通過“公交化”進行運作,將“村村通”車輛也利用起來,那是校車運行最理想的狀態。
2 【關鍵詞:德育教育】
育德要“融入”而非“課程化”
話題索引:教育的本質是教好和教會,而“教好”的核心價值就是德育教育。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明辨“是非美丑”,明曉“是非”體現原則性,辨別“美丑”體現藝術性。
山東商報:您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思想品德教育要“融入”,能具體介紹一下“融入”的概念嗎?
陳東生:教育是科學,教學是藝術。現在有些地方把德育教育課程化了,這樣其實效果不好。所以我們要求每一個教師要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公共社會資源,在政策推動、營造氛圍、建立機制上下功夫,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
山東商報:能具體舉幾個例子嗎?
陳東生:比如,學校的衛生區和值日制度,打掃衛生能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從小知道榮譽,使責任和義務融入生活。如果完全承包給物業公司,那學生就缺失了一塊培養基地。再有就是班級黑板報,大家都來出謀劃策,寫寫畫畫,也能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另外,很多學校有校內食堂,但大都承包了出去,其實食堂可以作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助學崗位,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得到鍛煉。
3 【關鍵詞:學前教育】
目前正對小區教育配套進行摸底
公辦園也要逐步劃片入園
話題索引:近幾年,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如何能讓更多的孩子以較低的費用和方便的途徑接受到更優質的學前教育,陳東生也向記者介紹了他的思路。
山東商報:今年,濟南市在學前教育上有哪些具體措施?
陳東生:今年是濟南市學前教育計劃三年計劃最關鍵的一年,三年計劃下來后,按照要求,公辦和公辦性質的幼兒園要達到65%,同時進入公辦和公辦性質幼兒園的兒童也要達到65%以上。如今,公辦園或公辦性質幼兒園新建或改擴建不能以個數計算,今年我們要完成大部分工作,明年進入掃尾階段,按照計劃,要完成不少于100所公辦和公辦性質幼兒園的新建和改擴建工作,提供2萬余個入學名額。
山東商報:在山東省教育“十二五”規劃中指出,今后幼兒園有望實現劃片入園,濟南市是否也能實現?
陳東生:劃片入園是教育發展的大方向,也是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的根本途徑。但從濟南目前的情況看,還暫時不具備這個條件,尤其是一些新建小區教育配套設施沒建好或未交付,這就讓很多家長只能舍近求遠,還要交高昂學費找地方上學。
但從去年開始,我們已對居民小區教育配套設施進行清理和收編,待這項工作結束后,就初步具備了劃片入園的條件,到2020年,公辦和公辦性質的幼兒園要達到80%以上,基本能滿足學前教育的需求。
4 【關鍵詞:義務教育】
今年體育中考擬推廣“電子眼”
話題索引:2008年,體育列入學考正式科目。但是在體育學考方面,尤其是打分環節,卻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的干擾,也容易導致體育考試不公平現象的發生。今年的體育中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山東商報: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戴眼鏡的小學生越來越多,這一問題是否已經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
陳東生:是的,學生體質問題的確是教育部門的一個擔憂。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很嬌弱,體育鍛煉少,體能下降,學生的近視率逐年提高,有些孩子從幼兒園就戴上眼鏡了,這讓我們教育工作者很心痛。
山東商報:那在增強學生體質方面,教育部門今年有哪些舉措?
陳東生:我們將建立健全學生體質監測系統,將近視率納入小學考核工作,在學校除做眼保健操外,還要推廣亮眼操,進一步降低學生近視眼新發生率。同時,積極開展學生群體性體育活動,深入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推廣“體育藝術”2+1項目,充分利用大課間時間,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有效鍛煉,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山東商報:說到這里,就得說說體育中考。很多家長都擔心,完全靠人來打分,是否存在體育考試不公平的問題?
陳東生:將體育列入學考科目,的確對初中生的體質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因為跟分數掛鉤,所以很多學生對體育考試的幾項運動很重視,一有時間就練習,無形之中就提高了身體素質。去年,章丘率先試用電子設備進行體育測試,體現了絕對的公平公正。使用電子設備測考是未來中考體育的大趨勢,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如果技術沒問題,今年有望在全市推廣。
上一篇
套牌警車充當校車接送學生(圖)
下一篇
盡快為農村學校配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