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小博士幼兒園大一班,墻上仍然掛著41條毛巾。陽光灑在上面,溫暖異常。有些毛巾的小主人卻再也回不到這間教室了。
11月16日,甘肅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博士幼兒園校車與一輛貨車迎面相撞,19名幼兒和兩個成人在事故中死亡。
事故發生后,本報記者走訪21位遇難者的家屬、鄰居、同事、老師,試圖還原他們的乖巧、調皮和成長故事。
請記住他們的名字,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請以這次事故為警醒,讓校車安全受到更多重視,這,或許是對遇難者最好的紀念。
文、圖/本報記者周清樹甘肅報道
楊夢飛
男,4歲,榆林子鎮小寺頭村人
出門前,楊夢飛回頭跟爸爸說了句再見,爸爸笑了笑,沒有理他。
楊家有二畝六分地,爸爸楊浩春和媽媽張代妮以種烤煙為生。楊代妮因為輸卵管堵塞,與楊浩春結婚后一直無子。到了楊浩春36歲時,才在縣醫院抱養了楊夢飛。
楊夢飛較胖,不到一米的個子,有40斤重。平頭、圓臉、小眼睛,雙眼皮。喜歡吹大大泡泡糖,吃五毛錢一根的火腿腸。
11月16日,天氣很冷。楊夢飛穿了一件淺藍色的棉襖、藍色棉褲,背了一個紅色的小書包。他在8點多跟著媽媽出門候車。臨走前,楊夢飛回頭跟爸爸說了句再見。楊浩春笑了笑,沒有理他。
當天上午,楊浩春開了一輛三輪車幫鄰居把烤煙拉到鎮里的煙廠。9點半左右,他經過車禍事故現場,看到了那輛已經嚴重變形的橘黃色校車。
楊浩春在副駕駛位置找到了楊夢飛,他和6個小朋友擠到一起。楊浩春和村民把幾個孩子抱上三輪車,向醫院急馳而去。
開到半路,楊浩春發現,楊夢飛的手已經變得冰涼。
高佩佩
女,5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高佩佩經常跑到奶奶家玩,給奶奶跳舞、唱歌,奶奶家的墻上,還貼著小博士幼兒園發給高佩佩的獎狀。
校車事故后,高佩佩的父母難以接受這一現實,一直在醫院住院。
高佩佩家離奶奶家只有十來分鐘路程,高佩佩經常跑到奶奶家玩,給奶奶跳舞、唱歌。
談起孫女,65歲的奶奶拿著一塊手絹,不住地擦眼淚。據奶奶介紹,高佩佩在兩歲半時讀幼兒園,今年5歲的她在讀大班,本來家人打算讓她到村子里的小學讀書,但年齡不夠,只能接著讀幼兒園。
奶奶說,高佩佩齊耳短發,長相乖巧,個子有1.2米左右,每次到奶奶家玩,奶奶都會做面條和饃給她吃。她家的墻壁上,還張貼著小博士幼兒園發給高佩佩的獎狀。
高玉杰
男,5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在鄰居的印象中,高玉杰是個調皮的孩子,他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和三姐都是啞巴。
21日,高家貼著財神畫像的黑色院門上著鎖,門上歪歪扭扭地寫著“高家”兩個字,旁邊院墻上寫著“高玉靜、高玉云、高玉杰”。
55歲的張雪梅住在高玉杰家約200米遠的東南角。她告訴記者,高玉杰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大哥和三姐是啞巴。40歲左右的爸媽帶著高玉杰的二姐在正寧縣城做裝修生意,60多歲的奶奶在家帶著另外3個孩子。
幾乎每天早上8點30分左右,張雪梅都能看到高玉杰背著書包站在自家對面的路邊等幼兒園校車。
在張雪梅的印象中,高玉杰是個調皮的孩子,長臉、卷發。有一次,張雪梅在村子里找7歲的孫子高家明(音),高玉杰告訴她高家明去了北邊,等她走到北邊后,高玉杰在后面喊住她,“其實高家明去了南邊。”
魏磊
男,5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18日晚,魏磊的爸爸魏繼龍從東莞趕回,看到兒子生前畫的課堂作業時,使勁向上仰了下頭,眼淚最終還是沒忍住。
到目前為止,魏磊是甘肅校車事故中唯一一個救治無效死亡的孩子。
魏磊的父親魏繼龍今年30歲。2005年,魏繼龍的第一個兒子出生。當時魏繼龍生活困頓,他希望兒子長大后多掙錢,所以取名魏鑫。但魏鑫在兩歲時不幸夭折。
魏磊在2006年8月21日在榆林子鎮醫院出生。此時的魏繼龍生活富裕,他希望孩子結結實實、本本分分像石頭一樣活著,所以取名魏磊。魏磊成了魏家四代獨苗。
出生后,魏磊被帶到母親的老家四川南充,兩歲半時,爸爸魏繼龍將他接回甘肅榆林子鎮,隨后,魏繼龍南下深圳工作,魏繼龍的妻子則一直在四川南充老家生活。此后,直到魏磊遇難,3人都未見過面。
這兩年半間,魏繼龍每天都會與魏磊通話。魏磊曾經在電話里給他唱“世上只有爸爸好”,因為“爸爸經常給我打電話”。有一次,魏磊在電話里說,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掙很多錢給爸爸花。
遇難前幾天,魏磊的課堂作業是畫一只老鼠。他畫了一只大頭、細小身子的老鼠,老師給他打了85分。
18日晚,從東莞趕回來的魏繼龍看到這幅畫時,使勁向上仰了下頭。眼淚最終還是沒忍住。
楊亞靜
女,3歲,榆林子鎮小寺頭村人
楊亞靜最粘爸爸,每次爸爸出遠門時,她便抱住爸爸不放手,隔兩天就給爸爸打電話,要他回家。
楊家5口人在一起生活:楊亞靜的爸爸、媽媽、奶奶以及9歲的哥哥。
楊亞靜最粘爸爸。爸爸楊春曉每次出遠門時,楊亞靜便抱住爸爸不放手;今年9月份,楊春曉在陜西咸陽待了十幾天,楊亞靜隔兩天就給爸爸打電話,要他回家。
11月16日6點30分左右,楊亞靜和哥哥一起起床,吃早飯后看了一會電視。8點45分左右,校車到了家門口,奶奶和媽媽一起將楊亞靜送了出去。
平常挺乖的楊亞靜卻哭鬧了起來,不愿上車。家人以為楊亞靜前兩天的感冒還沒有痊愈,叮囑老師幾句后,將楊亞靜送上了校車。
10點鐘左右,楊春曉路過事故現場,看到了小博士幼兒園的校車和一輛貨車撞在了一起,現場已經封鎖,周圍有人群圍觀。
楊春曉調頭去了幼兒園,沒有找到女兒;他又到了縣醫院,還是沒有找到楊亞靜。“我當時就崩潰了。”
晚上11點左右,村支書告訴楊春曉,他的女兒楊亞靜已經去世。
武怡彤
女,4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媽媽外出打工那天,武怡彤給媽媽跳了一支學校學的舞蹈,沒想到,這成了母女倆的訣別。
今年9月份,武怡彤進入小博士幼兒園,“她非常聰明,老師經常夸她聽話、懂事。”武怡彤的媽媽說,武怡彤很乖巧,她有個1歲的弟弟,弟弟哭鬧時,武怡彤還會拿玩具哄他。
今年10月前,武怡彤一直由媽媽在家照看。爸爸武常珍在江蘇昆山某電子廠做工。國慶后,武怡彤的媽媽也去了昆山打工,武怡彤由奶奶照看。媽媽外出打工那天,武怡彤還為媽媽跳了支在學校學的舞蹈,沒想到,這成了母女倆的訣別。
11月16日,那天天氣很冷,奶奶不打算讓武怡彤去幼兒園,但她堅持要去。早上8點50分左右,武怡彤坐上了小博士幼兒園的校車。“她特別喜歡上學,從來都不逃學”,媽媽說。
事發后,爸爸媽媽經上海、西安,最終在17日下午回到正寧縣,看到的,是孩子冰冷的身體。
王春娟
老師,25歲,榆林子鎮下溝村人
張夢瑤
王春娟之女, 3歲
張夢瑤梳著三根小辮子,她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辮子也跟著跳來跳去。
2007年上半年,王春娟入園工作,事發前她是中三班班主任。除了跟班上課,她每天早上7點20分到9點50分分六趟接孩子,下午4點鐘開始送孩子回家。
她接送孩子的線路,就是出事的線路。
王春娟原是宮河鎮人,曾先后在上海、深圳打工,結識了下溝村人張宏。后來,王春娟與張宏結婚,一起回到了下溝村。張宏買了一輛昌河面包車跑出租。今年8月25日,他入園做起了司機。
幼兒園董事長李軍剛的妻子高紅霞說,王春娟把園里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個孩子拉屎在褲子里,嚇得直哭,她把孩子抱到浴室洗干凈,并換上新衣服,最后還把孩子的臟衣服洗干凈了。
張宏和王春娟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夢瑤,3歲,小女兒張佩瑤,1歲。為了方便照看孩子,王春娟每天把張夢瑤帶到幼兒園。
李軍剛的弟媳說,王春娟長得很好看,1米7的大高個,“像明星”,而張夢瑤長得跟媽媽很像。
張夢瑤的頭上,梳著三根10厘米左右長的小辮子。她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辮子也跟著跳來跳去。李軍剛弟媳說,她在給自家孩子做飯時,聞到香味的張夢瑤經常過來蹭面條吃。
王春娟和丈夫都要接送孩子,園里擔心一家三口在一輛車上的話容易分心,便把夫妻二人安排到了不同線路上。
11月16日,當張宏在另一條線路上接送孩子時,王春娟抱著張夢瑤踏上了司機楊海軍的校車,再也沒有回來。
高琦
女,3歲 ,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照片中的高琦睜著圓圓的大眼睛,一臉無辜。
高琦的爸爸、媽媽在上海工作,她在今年9月份入園上學。爸爸媽媽計劃明年將她帶去上海。
今年國慶節期間,爸爸回到老家,父女間卻鬧起了矛盾,高琦在吃飯時都不喊爸爸。事發當日,高琦由奶奶送上校車。
在爸爸的QQ空間里,存有很多高琦的照片,照片中的高琦睜著圓圓的大眼睛,一臉無辜。
田萌
女 ,6歲, 宮河鎮北堡子村人
美術本上,田萌畫的所有太陽都在夸張地大笑。
田萌在小博士幼兒園大四班。在美術本上,她畫的所有太陽都在夸張地大笑;在算術本上,簡單的加減算術她都拿滿分。
在班里“我最行”的排行榜上,田萌的名字后有5朵小紅花。這個排行榜是為了激勵孩子好好表現。哪個學生表現好、考試成績好,就發一朵小紅花戴在胸前。田萌的小紅花數量在班里37名同學中排名第11名。
田萌的爺爺說,北堡子村共有八九個孩子在小博士幼兒園讀書,校車每天來村里接送孩子,幼兒園到村里接送孩子的線路并不是出事的這條。田萌的媽媽在出事前半個月回到娘家,田萌住在舅舅家,所以臨時改變了上學的線路,最終坐上了楊海軍的校車。
姚貝貝
男,3歲, 宮河鎮南堡子村人
聽到電視里的音樂、兒歌和手機鈴聲,姚貝貝都會跟著唱
姚貝貝的爸爸姚鵬和媽媽田海燕,都在小寺頭村小學教書。姚貝貝以前由奶奶帶。今年9月,爸爸媽媽將姚貝貝帶到小學照看,他也開始在小博士幼兒園讀書。
剛開始上學時,姚貝貝哭鬧了整整一個月,后來才慢慢適應。
11月16日,天氣很冷,因為媽媽剛洗完頭發,姚貝貝由爸爸送出門。9點10分左右,姚貝貝登上校車。
出事后,田海燕還在2年級的教室教語文。校長推開教室門,有些慌張地把她叫出來,告訴她孩子出事了,“孩子動都動不了了。”
姚貝貝1.06米,30多斤。前年,家人帶他去了一次西安,家里有一張他和媽媽在大雁塔的合影。照片中,胖乎乎的他戴了一個寬邊的帽子,大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鏡頭,略顯緊張。
雖然是男孩子,但姚貝貝比同齡人聽話且安靜。他喜歡音樂,聽到電視里的音樂、兒歌,甚至手機鈴聲都會跟著唱,他會唱“賣報歌”、“小兔子乖乖”等兒歌。放學后,他對比著媽媽買的畫冊自己畫畫,“畫的不是很好。”
事發后,奶奶一直在醫院住院,爺爺在醫院照看。22日,姚貝貝的尸體還在殯儀館,家人怕媽媽承受不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讓她去看孩子。
田海燕說,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無法照看小孩,而自己和丈夫都在孩子身邊,卻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很無奈的”。
武永杰
男 ,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武永杰畫了一只蘋果,上色則用上了綠色畫筆。
武永杰在小博士幼兒園小一班。在這次事故中,這個班里遇難的孩子有武永杰、高萌、楊亞靜、姚貝貝、高琦、武怡彤等人。
武永杰分別在9月22日、9月26日、10月8日、10月14日和11月9日在生字本上寫了5頁生字;他的美術本上也畫了5頁紙。
不過,只有10月19日的畫,能讓人看出他畫的是一只蘋果。他用綠色的畫筆上色,色彩較淺。這幅畫得了85分,是他的5幅畫中分數最高的一次。
小一班教室的墻上,整齊地掛了一排天藍色的毛巾,這是孩子們飯前洗手后用來擦手的。現在,很難知道哪條毛巾屬于武永杰。
楊海軍
司機, 42歲, 榆林子鎮樂興村人
“他在小路上跑得都快,家長意見也比較大”。
熟識楊海軍的人都叫他的小名:“牛兒”,據說是因為他長得壯,1.67米的個子,卻至少有160斤。
“牛兒”在鎮上口碑很好。隔壁村子中巷村村民魏小平與他打過幾次交道,對他的評價是“熱情”;李軍剛弟媳對他的最大印象是勤快,她常看到楊海軍在幼兒園把校車沖洗后才回家。
但楊海軍的工作狀態也頗為人詬病,他在開校車的同時,還經營烤煙葉的生意。張宏說,楊海軍平時就喜歡開快車。他最近買了輛比亞迪,把孩子們接送完,就去“拉黑活”了。“他在小路上跑得都快,家長意見也比較大。”
魏海東
男,5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鄰居最后見到魏海東,是他和叔叔家的姐姐圍著苞谷場你追我趕。
鄰居姚麥霞介紹,魏海東小名“海海”,1.2米左右,在同齡人中長得較高。四方臉,像極了爸爸。爸爸媽媽在上海打工,平常由爺爺奶奶在家帶。
魏海東的家在校車每天經過的路邊,背靠高大的黃土坡而建,坡上掏了幾個窯洞。黃土坡上面,是一個苞谷場。
魏海東今年9月從上海回來后,開始在小博士幼兒園上學,他每天早上9點鐘左右在路邊等校車。
姚麥霞說,事發后,她看到魏家大門一直緊鎖。她最后一次見到魏海東,是他和叔叔家的姐姐跑到了苞谷場,兩個人你追我趕,一直圍著苞谷場跑。
高佳程
女, 榆林子鎮小寺頭村人
高佳程對扣紐扣很頭疼,好幾個同學都幫她扣過紐扣。
高佳程在小博士幼兒園中四班。在這次事故中,這個班里遇難的孩子有高佳程、賀淑童、左向陽和楊夢飛等人。
這學期的班級好人好事本上,在第五周的星期四記載了高佳程做的一件好事。她在教室里撿到了一塊橡皮,及時交給了老師,被“提出表揚”。
高佳程似乎對扣紐扣這件事情非常頭疼。好人好事本上記錄,同班同學張佳迪、穆瑤瑤均幫助高佳程扣過紐扣。另外,在第八周的星期四,在此次事故中遇難的賀淑童,也幫高佳程扣了紐扣。
高佳程和賀淑童留在幼兒園的印跡經常在一起。兩個人的畫在教室進門左手第一排。她們畫了梅花:賀淑童的梅花有兩個枝杈,較舒展;高佳程只畫了一枝粗壯的樹干,用墨過多。她們的美術本和生字本也都放在一起。
賀淑童
女, 4歲, 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賀淑童是班里得到小紅花數量最多的一個人。
賀淑童的大爺爺賀虎全介紹,賀淑童的爸爸在離村子20多公里遠的羅川中學教書,媽媽在離村子30多公里遠的酒頭鄉工作,賀淑童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
賀虎全說,賀淑童齊耳短發,大眼睛,喜歡穿鮮艷的衣服。他最后一次見到賀淑童是在半個月前的一個傍晚,賀淑童從校車上下來,向家里跑去,留下一個鮮艷的背影。
賀淑童在小博士幼兒園中四班,表揚榜上,她的名字后有9朵小紅花,是班里得到小紅花數量最多的一個人。事發后,因為打擊太大,賀淑童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住進了醫院。
高萌
女 ,5歲 ,榆林子鎮小寺頭村人
高萌走出門口后又折返回家,跟奶奶喊了聲再見。
高萌的爸爸、媽媽在江蘇昆山打工,她跟著爺爺、奶奶在家生活。
今年9月,高萌入園。爺爺說,高萌特別喜歡上學,每天早上都會早起整理書包,然后走上5分鐘,到路邊等校車。
11月16日7點多,高萌像往常一樣起床,在8點前吃完早飯后就出門候車了。她走出門口后又折返回家,跟奶奶喊了一聲再見。等奶奶追出門外時,她已經到了路口拐角處。
8點50分左右,高萌上車。爺爺在9點45分接到電話,被告知校車出事。他10點左右到達現場,然后到鎮醫院,又到縣醫院,但一直沒有找到孫女。最終,他得知孫女去世。
盡管高萌的父母被通知“趕緊回家”的理由是孩子生病住院,但他們已在網上看到新聞。18日下午5點鐘,他們趕回正寧縣。
事發后,奶奶和媽媽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奶奶甚至幾次喘不過氣來,住進了醫院。直到22日上午11點半,一家人才從醫院回家。
高富康
男 ,6歲 ,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高富康“野、特別調皮”,總是跑,姑奶在后邊追不上。
高富康小名康康,長得高而壯,穿33碼的鞋子。家里有一張他和奶奶的合影。合影里,高富康穿了很多衣服,略顯臃腫,外面套著一件綠色的毛衣,臉上肉嘟嘟的。
高富康的姑奶高榮曹(音)說高富康“野、特別調皮”,總是跑,她在后邊追不上。
家人今年本打算讓高富康讀小學,但叔叔家的妹妹還在小博士幼兒園讀書,害怕有人欺負妹妹,家人最終決定讓他留級陪妹妹。
高富康的爸爸、媽媽在西安打工,事發后回到家。目前,高富康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在醫院,或住院,或照看住院的人。
事發當天,妹妹也在校車上,較之高富康,她是幸運的。她受了傷,正在接受治療。
樊靜
女, 4歲, 榆林子鎮中巷村人
每天接送,王春娟都把樊靜抱在懷里,遇難時也如此。
樊靜在4個月大的時候,腋下長了一個血瘤,最終在蘭州將病治好,家里卻欠了4萬多塊錢。為了還債,爸爸、媽媽,甚至連76歲的爺爺樊生枝都外出打工。家人說,今年欠賬即將還清。
樊靜的爸爸樊新軍39歲,月初剛從西安回來。事發當天9點左右,他送樊靜上了校車。半個小時后,他接到了電話,“校車出事了”。
為了怕媽媽見到樊靜以前的相片落淚,奶奶將照片裝到了一個條紋塑料袋里,壓在一個泡沫盒底下。
65歲的奶奶彭秀蘭說樊靜“乖得很”,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她喜歡寫字,放學回來后拿粉筆在地上、大門甚至灶臺上寫字。
樊靜長相乖巧,且有禮貌,嘴甜。負責在這條線路接送孩子的老師王春娟非常喜歡樊靜,每天接送的時候都把樊靜抱在懷里。
這次也不例外。在現場救援的人們發現,老師王春娟懷里抱著的小孩就是樊靜。
左向陽
男,4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左向陽剃著光頭,但在前額處留有一撮長發,他和60歲的鄰居是“忘年之交”。
左向陽家有5口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9歲的姐姐。校車事故后,左向陽的爸爸、媽媽和奶奶均在醫院住院,一直沒有回家。
60歲的高文彥與左家是前后鄰居,高文彥說,每天早上9點左右,幼兒園的校車會開到他家門口,司機按響喇叭或者放輕快的卡通音樂,左向陽的奶奶就帶著左向陽出門、上車。
高文彥介紹,左向陽身高1米左右、圓臉、大眼睛、單眼皮、剃著光頭,但在前額處留有一撮長發。
“我跟這孩子可以說是忘年之交。”說起左向陽,高文彥眼神中透出一絲哀傷,去年9月份,高文彥被腳手架砸了腿,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左向陽經常跑過來玩,進門就喊爺爺,左向陽還從桌上拿起煙和打火機說,“來,點根煙”,點著煙后,高文彥會用手摸下他的頭,“臭小子。”
武博義
男,5歲,榆林子鎮余家咀村人
因為害怕睹物思人,爺爺將武博義在幼兒園畫的畫燒掉了。
與很多孩子一樣,武博義是一個留守兒童。爸爸武向龍在今年開春到了慶陽磚瓦廠燒磚,媽媽今年2月份去了北京一家飯店做服務員。武博義平常和爺爺、奶奶以及姐姐生活。
武博義的嬸嬸蒙粉霞說,在得知孩子死亡后,奶奶當場暈倒。因為害怕睹物思人,17日上午,爺爺將武博藝在幼兒園畫的包括喜羊羊在內的眾多圖畫燒掉。
下一篇: 甘肅正寧縣校車事故首批3名幼兒康復出院
中國校車網[www.bapduodu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