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校車
近日,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浙江溫嶺52輛校車被擱置近1年的事有了新進展。教育部通報稱,這些僵尸“校車”是由安徽駐臺州商會項目負責人偽造溫嶺市教育局批文(相關嫌疑人已被實施強制措施),投資2000萬元購置的,原計劃用于解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接送難題,但卻沒能變成現實。
這批僵尸校車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鬼?
偽造教育局批文,花2000萬投資買校車—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經營校車絕對是一項有吸引力的好生意。
不論是與偽造批文的法律風險相比,還是與投資2000萬買車的投資風險相比,這項生意的回報都應該是具有誘惑的。如果是為了“解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接送難題”之類的慈善目的,相信偽造批文這樣的違法行為是不會得以落實的。
可是,好生意大多是有圍墻的—在校車經營上,教育局的批文就成了天然的圍墻。教育局領導如果經過調研并開會研究,認為這52輛校車不能進入校車經營的圍墻,即便這些車子被閑置、腐爛、成為公廁,也不能去做校車的生意。
經營校車,如果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水平恐怕永遠難以提高。如果投資者看到經營校車有錢可賺,爭相買車加入校車經營大軍,只要監管得當,服務、安全、收費等都會隨著經營者之間的競爭,在優勝劣汰的蕩滌下,走向質優價廉的最終結果。
但實際上,本來完完全全的市場行為,卻因為需要教育局的批文,活脫脫成為教育局領導把持的壟斷行業。自然而然的,想做校車這項好生意的人,必須先搞定教育局領導,否則門兒都沒有。
徽駐臺州商會校車公司項目負責人顯然也做過努力,并取得教育局工作人員的“口頭肯定和支持”,可惜最終沒有拿到教育局領導頒發的“進門證”,殊為可惜。
在市場中橫插“審批”之一杠,并非校車經營這一例,能源局東窗事發的能源項目批文,推高進口車價的進口整車批文等等,都成為藏在市場經濟公平競爭背后的“鬼”。
此鬼不除,必使各路領導各懷鬼胎,產生更多的僵尸。
上一篇
關注校車安全,讓孩子安全出行
下一篇
突擊檢查見證校車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