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寶安日報
作者:網絡
全區800多輛校車年內將全部裝上“黑匣子”。同時,即將開通的校車監控系統管理平臺,通過聯網可實現對全區校車動態監控,為師生筑牢一道交通安全“防火墻”。(10月10日《寶安日報》)
給校車裝上“黑匣子”是技術層面的保障,開通校車監控系統管理平臺是制度層面的保障,對硬件進行投入、從軟件上下功夫,依靠制度和技術雙管齊下是各地的普遍做法。不過,一項制度、政策的價值在于能否得到有效執行。
歷史教訓警示我們:生命不容僥幸,監管不容松懈。在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上,應從細節做起,從每輛校車的安全做起,堅決杜絕不安全因素。筆者認為,在技術和制度層面之外,把好校車安全“方向盤”還需要強化各項制度的執行力,通過厘清責任、實現細化監管,給校車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
在校車安全由誰來監管的問題上,教育、公安、安監等部門要厘清自身要承擔的責任,積極出臺相關配套制度,及時調配人力、財力、物力,同時還應理順相關監管體制,鏟除可能出現的推諉扯皮這一痼疾。
其次,應建立科學的校車安全運營考評體系,加強對落實力和執行力的督察,并與績效目標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考核掛鉤。通過建立情況反饋機制,強化責任追究,防止落實力和執行力軟化、弱化,從而實現校車安全制度的長效性。
筆者期望通過強化校車安全制度的執行力來實現這樣一個主旨:校車不再是單純的運營車輛,而是承載著千家萬戶幸福和孩子未來的特殊載體。可以預見的是,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們的校車才能真正讓家長放心,給孩子安全。
下一篇
為“允許校車走公交車道”叫好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