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天山網
作者:網絡
9月18日《晶報》報道:“太不公平了,為什么只有公務員和老師的子女才可以乘坐校車,那可是納稅人的錢吶!”17日,龍華中心小學一位家長給晶報打來電話,稱他和身邊一些家長看到學校有校車接送學生,而且乘坐校車的都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老師的子女,為什么只有部分孩子可以享受特權?對此,學校辦公室主任表示“因為公務員平時比較忙”。
其實有背景的孩子有車坐才是特權世襲化的常態!
人民網西安9月3日電:近日,網曝一則帖子,“9月1日是全國學生秋季報名的日子,山陽縣幼兒園為了維持現場秩序,校方連貼二張緊急通知,而通知中竟然稱父母雙方都必須在縣直機關單位上班者才符合報名條件。”特權從娃娃抓起,其實在一些地方是一種常態。正是由于當地教體局的一紙規定,才使幼兒入園成為官員子女的特權。也正是由于網絡輿情的一邊倒,才使當地的農民工子女爭取到了入園的權利。人們看到了一時的官方改變,但會不會在這些孩子入學的時候再設立門檻,使這些居民的孩子、農民工的孩子、臨時人員的孩子再度面臨入學難?因此說,特權從娃娃抓起,是不是這些地方的一貫常態?
后來,X先生和其他家長一起調查發現,每天乘坐校車的孩子都有特殊背景,“這些小孩一部分是老師的子女,一部分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子女,他們大部分都住在福利房小區比如東和花園等小區里。”其實這還透露了另一種特權,即住房特權。一些“福利房小區”,并非房改房,而是打著“福利”的幌子行特權的分紅。公務員“福利房”,一般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建房標準要高于商品房,其價格又往往是商品房的幾分之一,甚至以解困房、經適房的標準“分”到公務員手中。試問,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特權?
因此說,人們看到的官員的孩子有車坐之校車特權,本來就是官員公務員特權的延續。這恐怕又無需置疑,而是現實社會中特權世襲的小小表演而已。
校車只為“官二代”設,只是權力世襲的一次小小預演。
上一篇
千余校車不合新國標玄機
下一篇
青州:舉辦全市校車駕駛員培訓班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