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方可揚
伴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殷殷期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翩然問世。從確定立法目標到正式頒布實施,該條例用超常規的立法速度,在新中國法制史上書寫了新篇章。
其實,就在去年11月27日溫家寶總理要求有關部門“把校車安全問題真正納入法制的軌道”之后半個月,國務院法制辦即拿出《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征求意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孩子們的安全牽動著家長和全社會的心。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孩子們上學路途變遠,上下學交通風險增大,一段時間內多次發生的校車安全事故,教訓慘痛。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非常關切,全社會高度關注。盡快制定出臺校車安全管理的專門法規,建立起有法律約束力的切實可行的校車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學生上下學集體乘車安全,顯得十分迫切。
有關部門把制定校車安全條例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民生保障立法任務,兌現了黨和政府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高度關切,也折射出教育民生問題在黨和政府工作大局中沉甸甸的分量。
條例針對保障校車安全的主要環節,作出符合我國國情、特別是符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的校車安全管理規定。比如,提高校車及駕駛員的準入門檻,加強對校車的監管,校車在道路行駛中享受一定的“特權”,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等,切實做到“安全有保障,實際可執行”。
人們注意到,“就近入學”這一體現義務教育基本要求的意見在條例文本中得到充分體現。為從源頭上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條例提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學生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者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
“就近入學”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的基本原則,被載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當前,“就近入學”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在農村,主要因為近年來出現的“并校困惑”;在城市,則主要因為長期存在的“擇校煩惱”。很多城市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不惜重金舍近求遠。于是,“就近入學”制度形同虛設,校車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學生安全大于天,就近入學是關鍵。實現就近入學,是保障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孩子上下學交通安全、身心健康成長的“治本之策”。對于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優化教育布局,辦好每一所學校。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力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盡可能實現就近入學,比發展校車的意義更重大,任務更艱巨。
下一篇
校車條例是校車資金來源的一道保障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