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沈斌
18個幼兒死了,死在本該是最安全的校車里。
昨天上午9點多,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一輛大翻斗運煤貨車與當地一所叫“小博士”的農村幼兒園的校車相撞,造成包括18名幼兒在內的20人死亡。這輛用作校車的面包車,荷載9人,卻擠上了64人,除了一名司機、一名老師,其余62人都是幼兒。這62個孩子中,18人死亡,其余44人都受了傷;而現場照片顯示,校車已經完全扭曲變形,沒能有效保護車內的孩子。網友直斥這種校車為“薄皮鐵棺材”。
就個案而言,當然要查清真相,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荷載9人的車子,何以超載到64人?“小博士幼兒園”校車如此運營,教育、交警部門此前為何沒能及時糾正?
另一方面,“黑校車”嚴重超載,乃至釀成慘禍,并非“新聞”。2009年湖南婁底市一輛荷載11人,卻裝了32人的校車翻進河塘,導致4名幼兒死亡。去年12月,湖南衡南縣一輛送小學生上學的三輪車墜河,造成14人死亡。直到這次甘肅的慘禍……孩子的汩汩鮮血,讓我們艱于呼吸,再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必須有制度化的解決。
首先,當然是政府嚴格執法,禁絕“黑校車”上路。事實上,國家對此早有關注。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發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2006年公安部、教育部等部委就制定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2007年,教育部、安監總局下發專門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采取一切措施制止“黑校車”的泛濫……地方政府發布、轉發的文件,更是汗牛充棟。這些文件詳細規定了校車司機的資質、車況、運營方式、審批流程。在一年前,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我國首部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甚至規定校車必須安裝汽車行駛記錄儀(俗稱“黑匣子”)。
然而,現實卻是破舊的面包車被刷上黃漆,就成了校車;荷載9人的車卻擠上了64人;一次交通事故就讓18個幼小的生命逝去。危險天天存在,悲劇隨時會發生。“文件里的校車”因為落實不力,未能幫助現實中的孩子。
事實上,“黑校車”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以及城市農民工子女學校中。這些學校本來教育投入不足,供養不起“文件里的校車”;有些民辦學校的辦學者出于營利目的,沒有意愿買正規的校車,所以三輪車、無證車、超載車成了孩子的校車夢魘。校車問題的本質,還是溫總理多次提到的“教育欠賬”問題。
校車必須是一個國家最安全的汽車。政府應有所擔當,讓孩子坐最安全的校車,幸福、廉價、有尊嚴地上學,這是崛起大國的國家責任的體現。
說到校車,很多人會想到美國電影里那種結實安全的大家伙,法律賦予了校車種種優先路權,網上悍馬軍車被美國校車撞殘的照片,也讓國人記憶深刻。前述國家校車標準的起草專家向記者透露:美國每個孩子每年的校車補助是近600美元。因為有了政府的買單,才讓阿甘那樣的窮孩子坐得起校車。
校車應被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成為政府提高教育投入的“增長點”。全國率先引進“長鼻子”美式校車的浙江德清縣,79輛校車就能承擔全縣5000多名12歲以下小學生的接送任務。購車費用不過2000萬元,而去年該縣教育經費支出為5.5億元,僅占該縣GDP的2.34%,距離教育支出占GDP4%的國家目標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只有當校車重返公益性質,沒有牟利空間,嚴重超載、無證運營才會被杜絕。今年兩會上,周洪宇代表就建議全國實施“校車安全工程”。今年8月教育部已啟動了中小學校車運營管理試點。只是希望我們能對校車投入再快一些、再多一些,跟時間賽跑,跟悲劇賽跑,讓更多的孩子早日坐上安全的校車。讓小公民對祖國的驕傲,不僅來自太空中的神八飛船,也來自于身邊結實安全的校車。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湮沒在陰影中的世界。兒童的生命是無限的。它是一切……愿18個幼小的生命逝去,換來全社會對校車安全的警醒,愿“國家校車工程”從希望走進現實。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