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作者:劉冠霖
午間12點,黃色的“大鼻子”校車在鄉道間以40公里/小時勻速穿行。一路上,岔路口很多,每當遇到顛簸,姚益群就會提醒車內的孩子們“坐穩了”“要小心”。寶應縣安宜鎮沿河小學二年級學生嵇梓琦坐校車已經1年多了。她還不知道,車內這位不起眼的老人,正是她所在學校的退休老校長。
退休老校長當起校車照管員
寶應縣安宜鎮沿河小學是一所鄉鎮小學,原屬沿河鎮,現已并入安宜鎮,全校目前只有68名學生,且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1984年起,姚益群便在沿河小學工作,從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最終成長為校長。2018年,55歲的姚益群從沿河小學退居二線。
一對兒女都在杭州工作并已成家,退下來的姚益群偶爾會去杭州看一看兒女。去年暑期疫情后,姚益群和妻子都沒再能去杭州。
去年9月份,沿河小學原來的校車管理員退休了,學校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有人提起了姚益群。“姚校長是沿河本地人,家就住在學校旁邊,在學校幾十年,對周邊路況和村莊都很熟悉,關鍵是做事認真。校車照管員這個事情,他挺合適。” 學校老教師陳學龍建議。
現任校長、年輕的90后范偉,有點擔心姚益群不愿意。“以他的資歷,隨便到哪邊的民辦學校或者培訓機構,都是搶著要。”在別人眼中,姚益群肯定不愿意做這個事。姚益群是中學高級教師五級,在小學里屬于職稱到頂了的,無論是管理能力還是教學能力,都是“杠杠滴”。
哪知道,范偉一開口,姚益群就同意了。
上崗至今沒請過一天假
去年10月份寶應正式復課開學后,姚益群上崗了。
每天早晨6點30分,姚益群就起床;7點20到校門口上校車后,便按照線路一路接孩子。目前,全校有12個孩子坐校車往返。最遠的孩子住在唐橋,離學校有13公里。8點15分,校車返回學校門口,送孩子一一進校后,姚益群回家。中午10點50分提前吃午飯,11點15分他就在校門口等孩子上車;一般12點左右把最遠的孩子送到家,車子就停在附近安全的地方,他會在車上瞇一會兒。
中午12點50分左右,他和司機返程,確保1點20分把孩子們全部送到校。傍晚5點30分,在校門口繼續等孩子,一直到晚上6點半左右返回學校。
“安全第一。作為校車隨車照管人員,我是學生人身安全的責任人。”從去年10月份到現在,無論刮風下雨,姚益群沒有請過一天假。
今年正月廿四,姚益群岳母去世3周年。早上接送完孩子后,姚益群趕到縣城,中午提前趕了回來。女兒膽囊息肉開刀,因為工作,他也沒能去看望。
“我在沿河小學干了一輩子,對學校的感情很深。退休以后,確實有不少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找過我,但我不愿意出去。兒女也跟我講,退下來在家里休閑休閑。如今回來做校車照管員,我覺得挺有價值。” 姚益群告訴記者。
姚益群的妻子于新蘭,也很支持丈夫。“家就靠近學校,學校現在有點事找到他,怎么可能推辭!”
“無論做校長還是做校車照管員,都要做好”
“平平安安一生,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這是姚益群微信的簽名。
校車照管員,看起來普通,每天早中晚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也就短短十幾公里路程。但是這20分鐘的路程,凝聚著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高度關注,必須兢兢業業,一刻不能大意。
賈橋村、雍橋、唐橋……記者跟隨姚益群坐了一趟校車,他對校車上每個學生下車的地點都了如指掌。
有時候,一些家長接送孩子不及時,姚益群抓緊時間電話溝通,及時掌握信息。冬季雨雪天氣,校車有時無法運行,姚益群及時與學校、家長聯系,耐心做好家長工作。去年冬季的一天,氣溫零下14攝氏度,校車無法啟動。駕駛員打電話告訴姚益群,他二話沒說,自己開車將學生分四次帶到學校,沒有耽誤學生上課。
“姚校長真好!孩子坐校車,我們家長一萬個放心。”學生小朱每次等車都遲到,平時穿的衣服也是很久才洗。原來,這名學生有智力殘疾,家庭困難,屬于單親家庭,一直跟奶奶生活。姚益群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把孩子的臟衣服帶回家,讓自己的妻子幫助洗,還把自己家孩子穿的衣服帶給他。憑著對孩子的真情付出,姚益群得到了所有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無論是做校長,還是校車照管員,在我眼里,職位沒有高低,都要認真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孩子和家長的尊重。” 姚益群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