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李東澤
肇州縣以不足百萬財政資金撬動3000萬社會資本,購置137臺校車,貫通104個行政村,率先在全省實現校車全覆蓋
萬余農村孩子車接車送上下學
韓學鍵:這件事辦得好,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也是黨委政府踐行執政為民宗旨的具體體現
肇州創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部門監管、財政配套”農村校車運營管理新模式,以不足百萬的財政資金撬動3000萬社會資本,購置137臺全新標準化現代化校車,接送全縣14個鄉鎮、104個行政村1.2萬名農村學生,在全省率先實現校車全覆蓋。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韓學鍵在近期《民情社情政情動態》上批示:這件事辦得好,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也是黨委政府踐行執政為民宗旨的具體體現!
把解決農民子女上學乘車難題作為民生大事
肇州為何要大批量購置校車?
隨著教育資源整合,肇州縣中小學及幼兒園不斷向鄉鎮、中心村集中,村屯與學校相對遠了,大多數學生不得不乘車上下學,導致校車一時缺口,500多臺黑車乘虛而入,埋下極大安全隱患。
肇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這一現象,將解決農村學生乘車問題納入全縣重點民生工程,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研究對策。
肇州縣教育局校車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吳彥平清晰地記得,2013年4月全縣召開了第一次校車聯席會議,要求各鄉鎮研究購買校車,力爭全縣15所中學、12所中心小學、15所幼兒園,在新學期開始都啟用新校車,依法取締黑校車。
用市場化手段撬動民營資本進入校車市場
肇州如何大批量購置校車?
吳彥平告訴記者,校車缺口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校車費用高,縣級財力不足。不過就在當時,個別鄉鎮通過引進社會資本,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縣委、縣政府進行了一番調研論證,按照“誰出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及時在全縣推廣這種模式。
朝陽鄉率先購置了8臺新校車,2013年6月,校車推進會在那里召開。一時間,各鄉鎮紛紛向社會資本拋出橄欖枝,3000萬元資金迅速進入校車經營領域。
為保證校車安全,增進經營者的積極性,肇州財政投入近80萬元,給每輛車配置了GPS定位系統,按座位購買了學生交通險。
2013年9月,137臺宇通、金龍等品牌校車開始在學校和村屯往來,1.2萬名學生有了車接車送,全縣104個村屯實現“屯屯通”,徹底解決了偏僻村屯的孩子乘車上學難題,沒有讓一個農村孩子因乘車問題而失學。
全方位監管確保校車網絡安全運行
肇州怎樣確保校車安全運行?
主管縣長牽頭,教育、公安、交通、稅務、財政、物價、保險等相關部門參加,校車監管聯席會議不定期研究解決新問題。
教育交通等主管部門、14個鄉鎮分別設立校車管理辦公室,各學校設立校車服務辦公室,協調解決校車運營監控平臺建立、新購校車手續辦理和準入登記、里程價格測算及監管等事宜,確保校車順暢有序進行。
車主和政府簽訂安全責任狀,車主與學校、車主與家長、學校與家長分別簽訂安全協議書,學校和車主每日填報交接記錄,時速不準超過40公里,確保安全無誤地把每名學生接到學校、送回村屯。
吳彥平告訴記者,車管辦目前正在制定對校長、車主的考核辦法,校長和督導評估掛鉤、車主和財政補貼掛鉤??h財政計劃每年拿出近百萬補貼校車,今年已投入40萬元購買了全年交通險,剩下的將補貼給車主。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