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肇敏 張磊 管林建 王秀麗
背 景:
平安校車已成為剛性需求 市 民: 期待平安校車早日“全覆蓋”
平安校車已成為剛性需求
2011年11月16日,甘肅慶陽超載校車與運煤貨車發生相撞事故,導致19名幼兒死亡。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校車安全的強烈關注。
在城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校門口排滿接送孩子的私家車,已經是見怪不怪的現象。這給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又增加了一重負擔,許多家長開始對校車的運營寄予期待——不僅能節約家長和學生的時間,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周邊交通壓力,減少安全隱患。而在農村,對校車有著同樣的需求,在合村并校的背景下,一個直接難題就是孩子們如何從家門口安全到達校門口。安全校車的缺乏,使得上學的路不僅漫長,而且充滿危險。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濱州市登記在冊的校車600輛左右,但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用校車。全市城鄉學校學生的接送,還主要依靠家長自己想辦法。接送學生的方式主要有五種:一是個人購置一些老舊客車接送學生,自行聯系生源;二是多名學生采取“拼車”的方式上放學;三是家長委托“小餐桌”業主接送學生;四是一些單位自購車輛專門接送本單位職工子女;五是家長自行駕駛私家車、電動車接送學生。據悉,前四種接送學生的車輛在市城區運營的約有180余輛。
記者調查發現,接送學生車輛的交通安全狀況令人堪憂。上放學時間,學校周邊的交通秩序較為混亂,大量私家車接送學生,造成學校周邊路段嚴重交通擁堵;許多校車達不到相關技術標準,甚至是拼裝、報廢、未年審車,存在嚴重交通安全隱患;多數校車駕駛員是兼職經營,安全意識淡薄,經常存在超員超載現象。
一方面,校車事故頻發,安全狀況堪憂;一方面,社會對校車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確保校車行車安全、解決學生坐車難,一時成為擺在政府和相關部門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平安校車被列為政府將辦好的“16件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的第一件。
市 民:
期待平安校車早日“全覆蓋”
3月5日下午4點左右,家住濱州經濟開發區杜店辦事處山柳杜的杜大姐,早早地來到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需要大人接送,有時候時間比較緊,來回趕得比較匆忙。”杜大姐告訴記者,“每天光接送孩子就需要花費3個小時左右。等孩子大一點自己騎電動車就好了。”
當得知今年濱州市將實現城區所有中小學平安校車全覆蓋時,杜大姐難掩高興:“俺孩子要是能坐上校車那可好了,我也不用耽誤上班接送孩子了。”杜大姐覺得,校車比騎電動車安全得多,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陰雨天孩子也不至于再淋雨遭罪了。記者采訪發現,跟杜大姐有同樣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住址離學校較遠且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的家長,都迫切希望平安校車能盡早為自己的孩子保駕護航。
在濱州實驗學校門口,記者遇到正在護送學生放學的董老師。“每天上放學的時間,學校門口就堆滿了車、擠滿了人。現在幸虧小學幾個年級的放學時間不一致,不然會造成很嚴重的交通堵塞。”她說,“每位老師要把全班學生安全帶出校門。如果人少還好,人多了一擠就容易混亂,難免會發生意外。”她認為,確實應該安排校車接送孩子上放學,最好是那種能停在學校里面的校車。學生不用出校門,放了學直接上校車,保證了學生的安全。
許多受訪者在肯定了校車方便、安全的同時,也對校車的運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我們住的小區乘校車的孩子比較多,校車會到小區里面接送。可有些孩子因為住得比較分散,校車不會開進他們的小區,而是在一個停靠點等待,有的停靠點在路口附近或者小區的對面,這樣孩子過道路的時候不安全。”牛女士建議合理設置校車停靠點,盡量減少安全隱患。
王先生則希望汽車駕駛員提高自覺意識,主動避讓校車。“我們村跟周圍幾個村離得很近,過往的車很多,有些車主就不太注意避讓校車。”他說,“將心比心,都有孩子,照顧別人的孩子也就是照顧自己的。”
有些家長希望開通校車后,線路的設計能更科學。“站點盡量離學生密集的大型社區近一些,而且校車行駛時間也不要太長。”一位家長說,“如果校車總是繞來繞去接孩子,到學校時間反而比自己送更久的話,那也沒什么必要了。”
在去年頻發的校車事故中,校車質量不過硬成為不少慘劇的“元兇”,很多家長提出校車要確保質量過關。
政 府:
全套實施方案將于近期出臺
對平安校車工程,市委、市政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2011年12月下旬,市政府召開校車工作調度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光峰在會議上強調,校車問題是當前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在這件事情上必須周密實施,慎重操作,確保不出現任何安全問題,真正讓群眾省心、放心、安心。張光峰要求,在國家還未出臺校車安全標準體系前,要按照高于普通客車的標準審核、檢驗或購置校車,做到既保障安全,又經濟適用。為保證校車持續符合安全標準,要定期維護保養和檢驗,確保使用安全。建立健全校車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制定責任追究辦法,對因管理不力導致責任事故的,堅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這次會議出臺了濱州市推行實施“校車安全工程”工作意見的草稿。計劃在2012年首先在市城區內選擇2至3所學校作為試點,先行實施“校車安全工程”,然后逐步在四環范圍內所有中小學推廣實施,計劃到2012年底實現濱州市城區學校(市直2所,濱城區21所,開發區1所)全覆蓋。經過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以及各有關部門的充分調研,最終,平安校車工程寫入了201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張光峰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高度關注改善民生,自我加壓,傾力而為,每年新增財力的80%要用于民生。濱州雖然地處‘山東西部’,但在民生保障水平上,逐步按東部地區標準執行,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殷實,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全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集中辦好16件關系群眾切實利益的民生實事。其中,將“加大財政投入,實現市城區所有中小學‘平安校車’全覆蓋,加快縣區‘平安校車’推進步伐”列為16件民生實事之首。
3月7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市政府與教育局剛剛就市城區校車推進工作召開了會議,初步制定了平安校車工作的具體實施措施和校車路線圖,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將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對去年的計劃方案進行一定的調整,全套實施方案將在近期拿出并向社會公布,爭取早日讓該工程啟動。
加大財政投入,實現市城區所有中小學“平安校車”全覆蓋,加快縣區“平安校車”推進步伐。
——摘自201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近年來,濱州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去年,濱州市大力實施了就業創業、教育文體、民生水利等“十大民心工程”,給群眾帶來了重大實惠。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濱州市又提出集中辦好“平安校車”、資助4.6萬名家庭困難學生、建設保障性住房6920套、開展供熱計量改革、推進公交便民暢通工程等16件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本報自今日起推出“解讀市政府2012年16件民生實事”系列報道,以期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凝聚全社會力量,齊心協力把這16件民生實事辦好,眾志成城、共筑和諧,共同建設生態、美麗、幸福的新濱州。
上一篇
六安:小龍人幼兒園校車嚴重超員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