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江門網
作者:網絡
本報記者乘坐杜阮信志學校校車,零距離體驗校車運行
在我市,幼兒園和民辦學校用校車接送小孩上學比較普遍。 杜阮信志學校有學生900多人,需乘坐校車上學、放學的學生有500多人。早上,記者隨杜阮信志學校校車接送孩子們上學,零距離觀察該校的校車安全狀況。
從記者的體驗來看,杜阮信志學校的校車是去年買的新車,上學、放學有老師跟車,在管理上注重細節,做得比較到位。
杜阮信志學校校長李裕喜說:“學校管理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在安全管理中,校車安全又是第一位的,責任很重,疏忽不得,一定不能出事。”
沒有超載的上學之路
早上7時,記者到達杜阮信志學校。此時,一些校車已經接小孩回校上學,同學們正陸陸續續地下車。
7時20分,最遠去到鶴山共和的校車也回來了。“我剛才這趟去的路程算是比較遠的了,估計有20公里,6時15分出發,25分鐘左右到達那里。”有著2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劉師傅說。
7時23分,記者登上了這輛校車,車上還有一位專門的跟車老師,名叫甘傳添。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甘老師一直跟著這輛校車,與劉師傅搭檔。在杜阮信志學校,每輛校車都有一位專門的跟車老師。
校車的速度不是很快,一路上不斷被小車超越。“時速不能超過60公里/小時,我們一般開40至50公里/小時。”劉師傅說,車上裝了GPS系統,如果超速了,車上的警報會響,學校的警報也會響,交警也會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所以,他們是不敢碰這根紅線的。
7時28分,校車在木朗加油站附近停了下來,一(2)班的吳文俊和他媽媽正在等車。車門開了,甘老師走下車,將吳文俊扶上車,吳文俊的媽媽目送兒子上車了,轉身放心地離去。
“系好安全帶了嗎?”甘老師問。
“系好了。”吳文俊說。
“你會系嗎?”記者問。
吳文俊說:“會,老師教給我們了。”
“我們要求所有的學生,上車后都要系好安全帶。”甘老師說。
7時35分,校車來到新河花園附近,29名學生已經排好隊。甘老師下車后,清點了人數,與家長代表進行了交接。杜阮信志學校規定,有3人以上排隊等車的地方,就要選一個家長代表。小孩全部上車后,家長代表才能走。
甘老師隨身帶著跟車記錄,由于跟車時間長,哪個學生來了,哪個學生沒來,他一目了然。“如果有的學生沒來,就要立即打電話給家長,問明原因,如果需要等,我們就等一會。”甘老師說,2月14日,校車在龍鳴工業區等一個遲到的學生,就等了10多分鐘。
7時38分,校車來到貫溪公交站,又上來23名學生。家長代表囑咐甘老師幾句,甘老師也讓家長代表簽了名。
7時45分,校車來到木朗公交車,又上來8名學生。這是最后一批上車的學生。至此,車上共坐了60多名學生,空出了兩個座位,一路上無超載情況發生。
7時55分,校車安全返校,甘老師首先下車,站在車門外,如果是低年級學生下車,他就用手去扶一把。直到所有的學生下車后,他才離開。
校車安全從細節做起
去年9月份開學的時候,杜阮信志學校5輛新買的校車投入使用。這學期開學前,該校又購買了一輛新校車備用,絕不讓校車帶病上路。
據杜阮信志學校政教主任黃雄介紹,該校校車每個月都要接受一次檢修,每個周末都要進行一次大檢查,每天早上和下午出車前,司機也要對輪胎、車閘、方向盤等進行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我們的跟車老師很有責任心和愛心,在跟車過程中,對小孩很關照,和家長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深得家長們的信任。”校長李裕喜說,學校對司機和跟車老師還有獎懲措施,并與績效收入掛鉤。
有時候,李裕喜會悄悄開著車,跟在校車后面拍視頻,看司機和跟車老師是否盡責。“從檢查情況開看,他們的工作還是很細致的。”李裕喜說。
杜阮信志學校還規定,校車要在學生家所住的那側馬路邊停車,盡量不讓學生橫穿馬路上車、下車。極個別的情況,學生下車后實在要橫穿馬路的,跟車老師要護送其過馬路。此時,司機要關門,防止其他學生私自下車。
由于杜阮信志學校在校車安全工作上做得比較到位,家長們也比較放心。學生家長藍女士說:“校車是新的,只要不超載,我就放心了。”
“你看到他們超載嗎?”記者問。
藍女士說:“沒有,還是比較放心。”
此時,校車已經開走,藍女士的目光追隨著校車遠去,她的目光中滿含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的牽掛。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