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歡迎來到中國校車網!
首頁 校車文化 校車在中國

正文

“文件里的校車”駛不進鄉野

2013.05.16 -

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朱艷麗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用三輪車接送學生的家長們,隨時要捎帶上鄰居家的小孩。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在豐縣一所小學校門口,邊等孩子放學邊抓緊時間干活的家長。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2011年底一名孩子在三輪車上趕作業。一年半過去了,這樣的場景仍隨處可見。

 

  2011年12月12日,江蘇豐縣那場重大校車事故奪去了15個孩子的生命,舉國哀慟;一年半時間過去了,發生事故的那條土路依然沒有平整,校車側翻的那個位置邊只是多了一塊木牌,上書: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改變的不僅僅是這條悲傷的土路。5月15日,正在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校車發展研討會上傳來消息稱,近年來“校車”交通事故傷亡比例仍呈上升趨勢。5月9日至13日,記者也再次回訪了2011年底重大校車事故發生地江蘇豐縣,發現因經費問題,全縣僅有一所農村學校的校車還在運行,為了方便孩子就近上學,許多本已“撤點并校”了的農村小學,不得已又恢復了教學點,這樣做當然也要付出代價:這些簡陋教學點的孩子們,享受不到優良的教學條件和師資,連美術和音樂課都上不了,將來只能與城鎮學校差距越來越大。捉襟見肘的鄉村教育,輸掉的不僅僅是校車。

  把危險“分攤”給家庭

  時隔一年,說起那次校車事故,張后屯村村民袁利芬(化名)依然感慨于女兒小英的好運氣。因為在10里外的首羨鎮中心小學就讀二年級,小英每天都要乘坐那輛黃色的“校車”上下學。在事發那天 ,司機臨時調整線路,在張后屯放下小英等幾個學生后,就在張后屯村村頭的道路上側翻進水溝,造成15名學生死亡。

  事故發生之后,全縣所有接送學生的車輛都被要求進行停運整頓。問題隨之而來。袁利芬的丈夫外出打工,接送女兒上下學的擔子自然落到了她的頭上。但剛剛一歲多的兒子認人,一刻都離不了媽媽。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接送女兒成了她生活的主題。

  她向記者這樣描述自己的日程:早上起床給女兒做好飯,7點準時出門到街頭攔住一個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讓女兒蹭著別人的電動車到學校。中午11點,別人去學校接孩子回家吃飯。袁利芬再到街頭蹭一輛有車篷能防風的三輪電動車,抱上兒子拎著花55元專門買的保溫桶去給女兒送飯。看著女兒吃完,她再趕緊跟著別人回去。

  中午回家吃完飯,下午3點多,袁利芬又要出發了。總攔別人的車也不是辦法。有時,袁利芬會騎車子帶上婆婆,婆婆抱著孫子,一家三口去接閨女放學。“兒子一眼看不到我也不行,兒子那么小 ,沒辦法一個人坐在車篷里,只能讓他奶奶在車斗子里抱著。我們娘仨去接她一個。”

  其實袁利芬心里明白,這樣的三輪車,這樣的載人方式,能比之前女兒乘坐的“校車”安全多少?撤掉了“校車”,只不過是把危險“分攤”給了每個學生家庭而已。

  不止袁利芬一家感受到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不便。一天最少也要兩趟,來回20里地,多的時候一個家長要來回跑4趟,加上又是寒冬,家長們牢騷滿腹。打工閑下來時,袁利芬的丈夫和幾位村民一道,多次往返于首羨鎮中心校(相當于教育辦公室)、豐縣教育局,請求解決問題。

  幾個月后,校車終于恢復了,袁利芬的第一反應就是,每天為了送孩子受苦的日子終于到頭了,真是“苦盡甘來”。

  這次經歷讓袁利芬印象深刻。不久前,已經讀三年級的小英要寫一篇題目為“我最困難的事兒”的作文。在袁利芬的指導下,小英寫的就是媽媽抱著弟弟送其上學的事情。

  “豪配”校車曾短暫上路

  袁利芬所說的“校車”其實是往返于豐縣縣城與首羨鎮之間的農村公交車。如今,從首羨鎮中心小學到張后屯、茌李莊等村莊沿途 ,仍然能看到農村公交車接送學生的停靠點標志。

  據了解,事故發生后,豐縣教育部門隨即對學生上下學交通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豐縣6~12周歲上下學距離3公里以上的學生有1萬余人,5公里以上的有5700多人。

  為盡快讓接送學生車輛的恢復運營 ,2012年3月,豐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張建新曾要求,公安局、交通局、教育局等各相關職能部門要聯合辦公、抓緊時間盡快履行校車審批手續。

  他還提出建議,符合線路運行的車輛檢驗,由公安局派專人到學校進行檢驗;對于部分不符合行車標準的路線要抓緊時間整修,在規定限期內確保行車路線達到運營標準。

  豐縣教育局宣傳科工作人員解釋說,農村道路大都是單車道。當時的校車事故就是機動車在避讓迎面而來的三輪車時發生側翻。為此,有關部門對運送學生專車的行車線路新建了錯車道,對路肩進行了加寬和硬化。

  根據豐縣教育局網站上的信息,在去年的3月份,豐縣有關領導多次考察線路安排、停靠點設置情況,有的還坐上車親自體驗了一番。

  去年3月底,豐縣“校車計劃”啟動。據介紹,除了有關學校的 16輛自備車輛 ,全部加裝了GPS定位系統 、全車安全帶等必要的安全設備以外,對于那些自備車運力不足或者沒有自備車的學校,豐縣采取的方式是租用公交公司或客運公司營運車輛接送學生。

  這一方式首先在發生校車事故的首羨鎮進行試點。“一天早晚共接送兩趟,其余時間可以繼續在首羨鎮和豐縣運營。車上安裝了安全帶、GPS定位系統。”首順客運有限公司的一位司機回憶,接送學生車輛統一在車窗上貼了標識,還要嚴格遵守“定人數、定時間、定車速、定路線”的規定,還有老師跟車護送。袁利芬說,這與當初的“校車”相比,“規格”要高得多。

  嚴格按照放學時間接送學生是一項硬要求。一開始報名坐車的四個學生中,其中一個是四年級學生,放學時間比小英等要晚40分鐘。為了按照要求來,這個學生也是坐著“專車”由一個老師陪著送到停靠點。袁利芬說,這樣送了幾天之后,學校也覺得太浪費,就專門召集他們幾個家長開了一次會,改為把4個學生集中到一起送。

  對于學校來說,校車事故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去年5月,首羨鎮中心小學專門組織開展了一次接送學生車輛安全事故消防應急演練活動,以增強學校師生的乘車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緊急逃生與自護自救能力。

  農村校車僅剩兩輛

  這樣的接送維持了整整一個學期。袁利芬稱,自始至終,她們村都是小英等四個學生乘坐。最后學校也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撿了一個大便宜”。

  但是,由于校車數量有限,很多農村學生報名后也排不上坐校車,有村民認為 ,學生校車公交化流于形式,并沒有給大多數人帶來便利。

  事實上,豐縣也曾有過購置校車的計劃。早在去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豐縣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力爭在年內購買標準校車15~20輛。”

  現實情況并不樂觀。“原本用政府資金購買了10輛校車,但是2012年4月《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公布,這10輛車又因不達標一直閑置,后來又賣掉了。”根據豐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 ,目前全縣登記在冊的校車不超過10輛。

  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主要原因還是資金短缺。豐縣教育局局長孫光華曾表示,如果配備一般的24座校車,全縣需采購校車1250輛,所需資金約2.5億元,校車運行費、駕駛員工資、保養維修、油耗等費用每年還需6000萬元左右。這對于豐縣這個擁有116萬人口的蘇北經濟欠發達縣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

  另外一個原因是,校車上牌程序復雜,相關部門相互推諉、都怕擔責。

  “校車管理是個很復雜的系統。”豐縣宣傳部原對外宣傳科長張夢杰說,學校或者校車服務的提供者除了要給校車正常上牌外,還要申請校車使用許可。按照相關規定,要想取得校車標牌 ,需要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門的審查意見。但是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該縣某小學的領導為了申請校車使用許可,曾拿著厚厚的一沓材料,到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辦手續。但教育局先要交警部門的認定,而車管部門必須要有保險公司的合同,保險公司則說要有車管部門的認定,各方都怕擔責任。“真要辦下來,誰也不敢給你開口。”

  目前,順河鎮中心小學是豐縣僅有的一個擁有校車的農村學校。據該校校長仇元志(音)介紹,學校原本有三輛校車,有兩輛符合現有標準,一輛被淘汰。全校大約有100多個學校乘坐,每天需要交7元左右的費用,基本能維持校車的正常運行。

  改擴建13個就近教學點

  至于農村公交車停運的原因,村民的說法是,“運輸公司收費高,政府給不起。”記者試圖聯系運輸公司及首羨鎮中心校,但對方都避而不談。豐縣教育局有關人士對此則表示,“首羨鎮的試點肯定是失敗了,做不到全市推廣。”

  如今,豐縣解決學生上下學問題的方式主要是改建、擴建教學點。“學生離定點學校超過3公里范圍,且人數比較多,我們選址重新建房子或者對原有學校加固。”孫光華告訴記者,豐縣計劃用兩年的時間來完成13個教學點的改建、擴建工作。在他看來,“3公里以內,就不需要家長車接車送了。”

  這樣先撤掉后又恢復的教學點在首羨鎮共有三處:張后屯、沙河店、茌李莊。其中,在前年校車事故中離世的孩子茌李莊有12個,沙河店有3個。

  經過重新維修,從去年9月開始,張后屯和沙河店的教學點已經正式開課,面向周邊村莊1~3年級的小學生招生。這兩個教學點規模不大,只占用4間房子,每個年級一間,另一間作辦公室。教室前的一片空地是學生的活動場所。而茌李莊的教學點是一座正在修建的二層樓房,投資100多萬,預計今年暑假投入使用。

  升入三年級的小英和班里的孩子一樣,上學、放學時,都不必家長接送了。“走路過去不到10分鐘,就在家門口,實在是很便利。”說起教學點的恢復,袁利芬感慨,“感謝天感謝地!”

  家門口上學并不完美

  但是,她不得不承認的是,選擇教學點在家門口上學,就意味著舍棄優勢教育資源。因為無論是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上,教學點都和鎮中心小學差一大截。小英告訴記者,半年多來,在教學點她從來沒有上過音樂課、體育課。唯一的一次美術課,是老師讓他們“用 20分鐘時間自己畫畫玩”。

  據張后屯教學點的侯老師介紹,教學點共有5名教師,都是在本村或者周邊村莊居住。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名教師都是有著近40年教齡的老教師,在兩三年內都將面臨退休。去年那個剛分來的女老師讓他臉上很有光,“人家是真正的本科!”

  但他不確定,這個女大學生是否能夠長久待在這個教學點上。

  就在上周,豐縣教育局局長孫光華剛剛到首羨鎮的教學點進行了調研。在他看來,教學點最困難的還是師資。為此,在去年的豐縣教師招聘中,規定了“凡有小學教師招聘計劃的鎮中心校必須配給教學點一定數量的新師資”,但有的考生被分到教學點后主動放棄了。“條件艱苦,只能硬派,現在也沒有什么好的措施。”

  目前,張后屯教學點總共有70多名學生,沙河店則不到40名學生。其中,二年級有8名學生。人數最少的是一年級,只有5名學生。而建成后的茌李莊教學點,場地顯然也很寬裕。

  “就這么幾個學生,恢復了教學點,對資源也是一種浪費。但離得遠,又只能建學校。真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孫光華覺得,這是一個難辦的問題。

  電動車又上路了

  不過,有了教學點不意味著“根除”校車事故的風險。因為,小學4~6年級的學生還要到小學本部去就讀。

  去年9月,有家長為孩子報名乘坐農村公交車上下學。“交了400元報名費以后,學校老師一推再推,這周說下周可以乘坐了,下周又說下下周。”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最終農村公交車也沒有繼續推行。原因是“運輸公司嫌賠錢”。對此,記者向首羨鎮中心小學校長潘允求證時,對方并未正面回應。

  于是,學生的上下學又恢復到了最原始的狀態。

  作為全國大蒜的主產區之一,當下正是豐縣農民農忙的時節。地里都是農民搶收蒜薹的身影。

  但這還是抵不過學校門口的熱鬧。5月 10日上午10:30過后,豐縣首羨鎮中心小學門口,過來接孩子的家長漸漸多起來。他們中大多是老人。一些從地頭上趕來的年輕家長還不忘用車子帶上一堆蒜薹,利用等孩子放學的十幾二十分鐘,把它們捆扎起來。

  豐縣盛產的電動車是家長接送孩子的最常用工具。周一到周五的上下學時間,電動車插空擺滿了學校門前的馬路。一天三次,小學門口總能保證這個鎮子上最多的人流量,以至于電腦銷售商也瞅準這個時機發放傳單:“成人班常年招生”,“20天學會打字”、“電腦查看大蒜洋蔥每年收購價格”。

  為消除安全隱患,學校規定,未滿12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接送學生三輪車不能超過2人,堅決杜絕拼車現象。

  不過,農活多了一忙起來,家長們就顧不上這些了。一切好像又都回到了幾年前,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在學校門口,一次接送三四個孩子的家長并不少見。“一天下來整整6趟,耽誤一個勞力,我一畝蒜薹6天了還沒收完。”張后屯村的一位村民抱怨說。也是考慮到天天送太麻煩,沙河店村的宋保軍和村里的三位村民輪流接送孩子。“我們四家子,每天一輪。”

  首羨鎮中心小學至今也沒有專門的學生食堂。與一年前相比,已經有改觀的是,中午不回家的學生,被老師帶到旁邊的首羨中學就餐。部分家長也為衛生監管問題擔憂,因為就在上個月二三十名學生因為吃了過期水餃中了毒。

  “又重新恢復到沒有校車時的狀態了。不配置校車,是少了一個風險。多了1000多輛車在路上跑,其實是增加了1000多個風險。”豐縣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感慨。

  時至今日,校車事故的影響仍然存在。豐縣教育網站上,《校園安全條例》的圖標在輪番滾動。“學生安全這件事,你平時干的再多也沒有成績,一旦出事之前做的就全都被否定了。”面對媒體采訪,主管單位也十分謹慎,并不愿多談。

  “俺還是圖小孩上學便宜,現在車輛這么多。”說起來,袁利芬的丈夫覺得,等到教學點恢復成學校了,大概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他說,暑假準備再到有關部門去反映問題。“要到小學六年級 ,不給修房子不要緊,俺自己會手藝,自己翻蓋,只要上頭給俺配備教師就行。”

中國校車網(www.bapduoduo.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