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侯彥秋
2012年,我在美國旅行了一個月。對于一個第一次踏上新大陸的人來說,每一個景點都是新奇的。但一個月下來,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那些壯麗的自然景觀,也不是那些異域的人文風情,而是一種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校車。
第一天,當我看到公路上有許多像坦克一樣結實的黃顏色大轎車的時候,拿出相機不斷地拍照。后來發現,這樣激動地拍照其實沒有必要,因為在之后的一個月中,不論我走到哪里,校車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我的視野中。
美國汽車不僅數量多,而且由于駕駛員基本守規,所以限速相對比較高。一旦出現事故,便多是嚴重的事故。因此,美國的交通事故中剮蹭的比率比國內要低很多,傷亡比率會高出不少。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都在3萬~4萬之間。
這也就要求校車要具備非常堅固的外殼,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國內的學生戴“小黃帽”,美國學生則不需要,因為他們乘坐的校車底色是黃的。只要校車停車下人,車左前方的八角形STOP(停)的指示牌便自動展開,像大象的耳朵一樣。這時候,校車周邊的所有車輛必須無條件停下。在校車面前,人人平等。
當學生下車時,校車右前方還會自動伸出一根1米多長的欄桿,不讓學生直接從校車前方橫穿馬路。為殘疾學生特制的校車的尾部裝載了一個升降梯,方便殘疾學生乘輪椅從后部上下車。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離家最近的路口下車,校車一般在每一個可以停靠的路口或車站都要停一下。所以,在下午三四點放學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路上大批車輛排著隊跟在校車屁股后頭一個路口一個路口地停。
如果在這個時候超越校車,那等著你的可就不是一般的處罰了,上法庭、蹲監獄、吊銷駕照都是可能的后果。別說超車了,這時候誰要是膽敢按一下喇叭,估計都會招致眾怒的。
據說,有些中國去的留學生在當地考駕照的時候,遇到最多的問題便是不避讓校車。這不是一種文化差異,而是對待孩子、對待交通安全在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另外,應聘校車司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通過絕對嚴格的駕照考試之外,還要參加相關的課程培訓,學習更多的急救常識。美國有些州的《駕駛員手冊》在介紹有關校車避讓規則后,有一段用紅色大號字體標出的警示語:“孩子的生命安全超過一切最有價值的財富!”
美國校車是客車的設施、卡車的骨架,安全系數是私家車和公交車的40多倍。美國政府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用一輛悍馬和校車相撞,結果悍馬被撞得變了形,校車只蹭掉了一塊漆。2007年,明尼蘇達州的一座橋梁突然坍塌,當時正值交通高峰,60多輛車掉到河水中,造成很多人重傷、死亡。其中也有一輛正在運送學生的校車,但值得慶幸的是只有幾個孩子受了點輕傷,其他人幾乎毫發無損。
美國有多部法律保障校車的特權和安全。聯邦政府和各州為校車制定的法律法規,加起來有500多項。同時,各州每年都開會專門討論校車問題,每5年開一次全國性會議就校車問題進行討論。
根據美國交通局的統計資料,在美國每天乘坐校車去學校的學生,占所有中小學生總數的54%。目前共有44萬輛這種校車穿梭于居民區和學校之間,每天要接送2500萬名中小學生,一年中,這些校車接送的中小學生高達100億人次。
看著穿梭于美國大街小巷的校車,我心中無限感慨,什么時候我們中國的中小學生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啊!
上一篇
俄校車事故致兩死10傷
下一篇
馬來西亞將為乘校車學生投保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