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滴答網
作者:未知
滴答網訊 中國校車事件頻發,讓花樣年華的純真兒童死的死,傷的傷,這是家長無法挽回的痛苦,也是整個一代成人的恥辱。這些現象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這中間涉及到政府的資源投入,交通法規的調整和執行,和每個人的公德意識。
中國交通之混亂,讓人觸目驚心。我回國的時候坐人家的私車,或者出租車,很少看到系安全帶的,至于馬路上各種車輛的搶道占道,更是讓人心驚肉跳。上次我們學校教務長去中國訪問,在街上看到這野獸兇猛的交通局面,陪同訪問的中國老師問他敢不敢在這里開車,他說出來走路都不會了,更不要說來開車。這樣的交通亂象,是造成上學放學險象環生的一大原因。
但是這些情形由來已久,為何往年很少聽說校車出事?一個關鍵原因,是因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盲目拆并學校,使得兒童不能就近上學,天氣寒冷,不坐車也不行,倉促上馬的拼湊“校車”和無序的交通秩序,豈能保證兒童安全?近兩年前,我寫過幾篇文章(如《故鄉小學的淪陷》,和《不城市化不行嗎?》)說拆校會造成諸多社會問題,其中就提到孩子上學的行路難。 可惜本人人微言輕,說了也沒用。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在孩子上學放學接送問題不能得到妥善安置之前,各級教育部門和政府,應本著對下一代負責的精神,緊急叫停拆并學校的舉措。此間應該認真研究、制定兒童上學放學接送的管理辦法。
對于“木已成舟”的合并后學校,如何解決學生上學放學接送的問題呢? 在校車安全上做文章,當然非常必要,比如校車的標識,交通法規的調整,校車負荷,校車質量等等。但是同樣需要考慮的,是兒童放學接送的統籌安排。這么多成人出國考察、交流,都學了什么東西?為什么不借鑒、使用現成的經驗?
在美國這里,中小學的接送是個復雜而成熟的管理體系。中小學通常是下午三點放學,家長那時候很多還沒有下班,照說安全事故隱患更多,但多年下來,美國學校形成了成熟的接送管理。前幾天的一次放學時間,我特地去我自己小孩所在學校,觀察學生放學的情形。那天碰巧是我女兒值日,當“安全巡查員”(safety patrol), 讓我看到了更多的細節。
我注意到,放學的時候,學生分成了三個群體分別集合。一個是住家在附近的步行者(walkers),由值班老師從學校一個側門護送出去。另外一撥是家長接送者(car riders), 集中在學校大門口,校門口的家長車道上有很多車輛在排隊等候,有一位值班的老師拿著喇叭,挨個詢問要接送的學生名字,然后用喇叭把學生叫出來讓其上車。第三撥是乘坐校車的學生(bus riders),他們全部按照各自所乘車班次,集中在學校的禮堂里。每輛校車前來,負責該班次車輛的兩位“安全巡視員”學生(穿著橙色馬甲識別),一個負責把門打開,一個負責帶路,把學生領到相應的車子上。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且完成得相當快,就好比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指揮調度一切。
這看不見的手,就是多年下來形成的非常嚴密而科學的管理制度。這制度包括很多環節,比如學校一開始的設計就很有講究,比如學校門口的道路一道環線是供校車行走,一道是專供家長接送的車子行走,二者不交叉不混亂。另外,學生在學期一開始,要登記自己是步行,乘坐校車,還是乘坐私人汽車。中間若有變更,比如家長無法來接送變成讓他人接送,這需要家長向學校授權,并說明究竟是誰來接送,
確保沒有閃失。校車的安全自然也被周全考慮過。我們孩子的學校不過五六百人,但是有七八輛大校車接送,不可能允許超載。校車的配置十分齊備,包括讓殘疾學生車輛上下的升降設備。這些都是學區的經費,不需要家長掏腰包。這個制度還包括各種我根本都想象不到的情形,比如如果天氣惡劣,開始刮龍卷風了,該如何處理?學校都有明確的規定,并與家長溝通,比如讓兒童留在學校的龍卷風掩體,學校建議家長不要打電話占用線路,以便緊急情況下與醫院等部門溝通的便利。所有這些規定和制度,其實國內教育部門都應該認真分析研究,該學習的學習過來。
最為關鍵的,還是整個社區對于兒童的重視。比如從交通法規上說,校區車輛減速,如有人膽敢在這里超速,警察抓到罰款毫不手軟,嚴重地可能坐牢。在道路上,校車的優先權,已經成了社會共識。校車可以自己打出“停”的標志來,沿途車輛都得跟著停下。在雪城的時候,我認識一個校車司機開校車的時候,有一車子在她停下來的時候沒停,超了她,雖然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但她毫不猶豫報警,此人被抓,她被當地報紙報道為“英雄人物”,被所在教會公開提出來表揚。
早晨送孩子上學的情形也差不多。有天早晨,我在校車、行人、家長車輛的穿梭中,看到一群野火雞跑出來添亂。這群野火雞優哉游哉地在過學校門口的馬路,把一長溜家長的車輛擋住,大家只得停了下來,等這群火雞走過。那一刻,學校附近這么一小片土地上,有打著“停”字標志守在路上看孩子過馬路的值班老師,有等著火雞過馬路的排隊家長,有井井有條送學生來上學得一輛又一輛校車,還有小心翼翼緩慢駛過的過路車輛,還有這么一群充滿安全感的火雞,真是一個成人與兒童、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
延伸閱讀:中外校車VS——我們輸的是生命
國外校車:超校車會被罰款 甚至丟駕照
英國
2003年,英國新校車正式投入運行。英國以高造價獲得了高質量的校車,車身顏色也由該國傳統的紅色,改為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深黃色。按照規定,所有兒童不論有沒有保險,一登上校車,全部由校車負責。
美國
校車上這樣一個“STOP”的標志牌,對于整個美國社會來說,是一個必須令行禁止的標志。
早在1939年,美國政府就立法規定校車一律為黃色,因為這種顏色最醒目,即便在大霧中也最容易看清,因此也是最安全的顏色。
當校車停穩,只要車門一開,左側就會伸出一個寫著“stop(停)”的紅色牌子,同時“變”出一條1米多長的欄桿。迎面而來的車子必須停下,同向而行的后面的汽車也必須停下。如果貿然超車,不僅要被罰款,嚴重時還可能丟了駕照。
目前,美國的校車標準一共有包括校車車體結構、防傾覆保護、剎車裝置在內的34個方面的要求。
加拿大
與美國校車相似,加拿大校車停下后,就會從車頭一側向前伸出一根約1米長的黃色交通標志桿,表示不可靠近;從校車的側面橫向伸出另一交通標志桿,上面寫著“停”,警示其他車輛停駛。在加拿大的很多州,超校車是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要被罰款、扣分。因此,校車是加拿大最安全的兒童運輸工具,有關的死亡事故為零。
法國
法國校車司機必須通過嚴格的駕駛考試,獲得省一級的駕照才能擔任校車司機。校車司機的工作手冊對出車前的檢查、收車后在停車場各種裝置的情況等都有詳細規定。
圖為德國特有的空中校車
德國
一輛大型校車可以接送幾個學校的學生。德國嚴格規定,校車必須設立車站,車站標識必須明顯可辨,要在規定車位停車,在進出車站時,校車要做出明顯的燈光表示,此時其余車輛一律不準超越校車。另外,要求家長讓孩子有足夠時間上路趕車,以防因為追趕校車而出事。
上一篇
美國政府每年為校車支付60億
下一篇
國外校車是如何煉成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bapduoduo.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